[发明专利]一种预应力锚具加工用自动下料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27676.0 | 申请日: | 2020-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7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宋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舒城久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45/02 | 分类号: | B23D45/02;B23D47/04;B23D47/10;B23D47/12;B23D59/00;B23D59/02 |
代理公司: | 六安市新图匠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9 | 代理人: | 朱小杰 |
地址: | 237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应力 锚具加 工用 自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应力锚具加工用自动下料装置,涉及自动下料装置技术领域;为了在下料的过程中提高加工原料的稳定性;具体包括底座和切割组件,所述底座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以上传送辊组件,所述底座顶部外壁开设有第一导槽和两个第二导槽,所述第一导槽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另一侧外壁焊接有第二螺杆,且第二螺杆远离第一螺杆的一侧外壁转动连接于第一导槽另一侧内壁,所述第一螺杆圆周外壁和第二螺杆圆周外壁均转动连接有容置架,且容置架底部外壁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二导槽内壁。本发明通过设置有传送辊组件可以用于放置加工原料,同时由于加工原料呈柱形结构,便于对加工原料进行移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下料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应力锚具加工用自动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预应力锚具适用于工程建设过程中,混凝土预应力张拉用的锚具,在桥梁施工中经常用到,预先安装好定位,然后浇筑混凝土,埋在混凝土的两端,也就是波纹管的两个端头,是为了张拉时千斤顶的稳定作用而设置的端面,目前使用的预应力锚具通常为圆柱体常规锚具,在对其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对一定长度的圆柱体加工原料进行下料切割,之后再进行钻孔等工序,从而实现对预应力锚具的加工与生产。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821036893.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管道下料装置,包括前支架、后支架、底座,所述前支架与所述后支架均通过支撑柱平行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所述前支架与所述后支架之间设置有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转轴、滚轮,所述滚轮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前支架、后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后支架的左侧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第一放置板,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对应所述第一放置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电液推杆,所述第一电液推杆的伸缩端穿过所述第一放置板与第一推料斗固定连接,所述后支架左侧上表面垂直设置有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的顶端固定设有第一滑杆。
上述专利中的一种新型管道下料装置存在以下不足:第一电液推杆与第二电液推杆分别推动第一推料斗、第二推料斗带动管道向上运动的过程,由于管道外部没有设置固定装置,会增加管道的下料过程中出现滑落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第一电液推杆与第二电液推杆分别推动第一推料斗、第二推料斗带动管道向上运动的过程,由于管道外部没有设置固定装置,会增加管道的下料过程中出现滑落的现象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预应力锚具加工用自动下料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应力锚具加工用自动下料装置,包括底座和切割组件,所述底座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以上传送辊组件,所述底座顶部外壁开设有第一导槽和两个第二导槽,所述第一导槽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另一侧外壁焊接有第二螺杆,且第二螺杆远离第一螺杆的一侧外壁转动连接于第一导槽另一侧内壁,所述第一螺杆圆周外壁和第二螺杆圆周外壁均转动连接有容置架,且容置架底部外壁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二导槽内壁,两个所述容置架内壁均转动连接有两个以上侧边导辊,所述底座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丝杠滑台组件,所述丝杠滑台组件内壁滑动连接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夹持移动架,所述底座斜面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连接柱,两个所述连接柱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顶升气缸,两个所述顶升气缸输出端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压板,两个所述压板一侧外壁均滑动连接有伸缩板,所述夹持移动架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气缸,所述夹持移动架底部内壁、第二气缸输出端和两个所述顶升气缸顶部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夹持组件。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凹型板和导柱,四个所述导柱圆周外壁均滑动连接于凹型板顶部外壁,四个所述导柱顶部外壁焊接有同一个滑动板,四个所述导柱圆周外壁均滑动连接有复位弹簧,四个所述复位弹簧一侧外壁均焊接于滑动板一侧内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舒城久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舒城久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76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用性强的纺织线上蜡装置
- 下一篇:发送结束标记的方法、设备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