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汽车修理车间的检修坑维修工装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27578.7 | 申请日: | 2020-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2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余传圣;余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鳌鸟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21/34;F21V23/00;F21V21/22;F21V21/30 |
代理公司: | 合肥洪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4 | 代理人: | 郎海云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合肥高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汽车修理 车间 检修 维修 工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修理车间的检修坑维修工装,涉及汽车检修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设在地面且用于汽车维修的检修坑,检修坑的至少一内侧壁上设有一槽道且槽道内固定有一滑轨;滑轨上配合设有一滑块,滑块上设有与滑轨相配合的滑槽,滑块的一侧连接有一灯杆,灯杆的端部设有灯具;滑块上设有用于将滑块锁定在槽道上的锁定结构;锁定结构包括一设置在滑块上的凹槽,凹槽的底部设有一贯穿孔且通过贯穿孔与滑槽相连通;凹槽内通过一弹簧连接有一锁定螺杆。本发明通在检修坑设置灯具,方便在进行汽车检修时提供必要的照明需求;同时通过滑块、滑轨、灯杆的设置,方便检修过程中根据需求移动灯具从而调整灯具的照明位置,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检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修理车间的检修坑维修工装。
背景技术
工业企业汽车维修车间设计中,通常需要设置汽车检修坑来检修汽车底盘等零部件,在汽车检修坑检修过程中,由于汽车本身的遮光作用,汽车底部缺少光线照射,往往操作者需要手持或头戴照明灯具提供照明从而进行检修,这种头戴灯具照明方式存在头戴照明灯具较重且随着头部的运动光线方便也实时发生运动,不便于检修操作;而采用手持照明灯具存在需时刻进行灯具的固定,操作不便且劳动强度高。
现有技术中一种用于户外探照灯电线的电动收卷装置,包括卷轮、支架、底座、滑槽、传送带、滑轮、左箱、推杆、右箱、转杆、卡圈、伸缩杆、轮盘和凸起;其弊端在于未能解决采用手持照明灯具存在需时刻进行灯具的固定,操作不便且劳动强度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修理车间的检修坑维修工装,用以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汽车修理车间的检修坑维修工装,包括:设在地面且用于汽车维修的检修坑,所述检修坑的至少一内侧壁上设有一槽道且所述槽道内固定有一滑轨;所述滑轨上配合设有一滑块,所述滑块上设有与滑轨相配合的滑槽,所述滑块的一侧连接有一灯杆,所述灯杆的端部设有灯具;所述滑块上设有用于将滑块锁定在槽道上的锁定结构;所述锁定结构包括一设置在滑块上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设有一贯穿孔且通过所述贯穿孔与滑槽相连通;所述凹槽内通过一弹簧连接有一锁定螺杆,所述弹簧的一端焊接在凹槽底部,所述弹簧的另一端焊接在锁定螺杆上;将第二固定板焊接或螺纹固定在滑块上,再将第二伸缩管对齐,转动板上的固定管贯穿通过第二固定板的开孔;将第一固定板的开孔与固定管,再将第一固定板安装在滑块上即可;安装后电源线依次穿过第一伸缩管、折型管、第二伸缩管和固定管,电源线贯穿固定管侧壁。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灯具连接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贯穿灯杆内部,所述电源线的另一端连接电源,所述电源线绕接在电动收卷装置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灯杆包括折型管,所述折型管的一端固定有一第一伸缩管,所述第一伸缩管的端部设有灯具。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折型管的另一端通过一轴承转动连接有一第二伸缩管,所述第二伸缩管的端部连接有一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上设有通孔并于所述通孔固定有一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中心轴线与第二伸缩管的中心轴线相垂直;所述滑块的一端设有与转动板活动连接的铰座。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铰座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分别设有一与固定管活动配合的开孔。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两端侧分别设有安装凸块。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凸块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钉,所述滑块上设有与固定螺钉相配合的固定孔。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两端侧分别设有安装凸块,所述安装凸块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钉,所述滑块上设有与固定螺钉相配合的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板焊接在滑块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鳌鸟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鳌鸟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75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