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色移的多层结构及其上的保护涂层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27458.7 | 申请日: | 2015-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6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 发明(设计)人: | 吴松涛;K·沃;D·班纳吉;石井正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工程及制造北美公司;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9C1/00 | 分类号: | C09C1/00;C09C3/06;G02B5/08 |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李跃龙 |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色 多层 结构 及其 保护 涂层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色移的多层结构及其上的保护涂层。具体地,提供了具有保护涂层的全向结构的色颜料。所述颜料具有第一材料的第一层和第二材料的第二层,所述第二层延伸横过第一层。此外,当将颜料暴露至宽频电磁辐射并由介于0°和45°之间的角度对所述颜料进行观察时,所述颜料反射具有小于300nm的预定半峰全宽(FWHM)和小于30°的预定色移的电磁辐射频带。所述颜料具有覆盖其外表面并使所述颜料的相对光催化活性降低至少50%的耐候性涂层。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5年8月14日,题为“无色移的多层结构 及其上的保护涂层”的中国专利申请201510498432.4的分案申请。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为2014年4月1日提交的序列号为14/242,429的美国专利 申请的部分继续(CIP),序列号为14/242,429的美国专利申请又为 2013年12月23日提交的序列号为14/138,499的美国专利申请的CIP, 序列号为14/138,499的美国专利申请又为2013年6月8日提交的序列 号为13/913,402的美国专利申请的CIP,序列号为13/913,402的美国 专利申请又为2013年2月6日提交的序列号为13/760,699的美国专利 申请的CIP,序列号为13/760,699的美国专利申请又为2012年8月 10日提交的13/572,071的CIP,13/572,071又为2011年2月5日提交 序列号为13/021,730的美国专利申请的CIP,序列号为13/021,730的美国专利申请又为2010年6月4日提交的12/793,772(美国专利 8,736,959)的CIP,12/793,772又为2009年2月18日提交的12/388,395 (美国专利8,749,881)的CIP,12/388,395又为2007年8月12日提 交的序列号为11/837,529的美国专利申请(美国专利7,903,339)的CIP。2013年6月8日提交的序列号为13/913,402的美国专利申请为 2011年1月26日提交的13/014,398的CIP,13/014,398为2010年6 月4日提交的12/793,772的CIP。2011年1月26日提交的序列号为 13/014,398的美国专利申请为2010年1月13日提交的12/686,861(美 国专利8,593,728)的CIP,12/686,861为2009年2月19日提交的 12/389,256(美国专利8,329,247)的CIP,通过引用将上述所有申请 的全部内容并入本文。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其上具有保护涂层的多层薄膜结构,并且特别是涉 及当暴露至宽频带电磁辐射并从不同角度观察其上的保护涂层时,表 现出最小的或者不显著的色移的多层薄膜结构。
发明背景
由多层结构制成的颜料是已知的。此外,表现出或者提供高色度 全向结构色的颜料也是已知的。然而,这样的现有技术颜料需要多达 39个薄膜层以便获得所需要的颜色性质。
理解的是,与薄膜多层颜料的制备相关的成本与所需要的层的数 量成比例。如此,与使用多层介电材料堆叠体来制备高色度全向结构 色相关的成本可高得负担不起。因此,需要最小数目的薄膜层的高色 度全向结构色会是所需的。
除了上述的以外,理解的是,当暴露至太阳光、并且特别是紫外 线时,颜料可表现出褪色、颜色变化等。如此,为耐候性的高色度全 向结构的色颜料也会是所需的。
发明内容
提供了一种具有保护涂层的全向结构的色颜料。所述颜料具有第 一材料的第一层和第二材料的第二层,所述第二层延伸横过第一层。 此外,当将颜料暴露至宽频带电磁辐射并由在0°和45°之间的角度对 所述颜料观察时,所述颜料反射具有小于300nm的预定半峰全宽 (FWHM)和小于30°的预定色移的电磁辐射频带。此外,所述颜料 具有覆盖其外表面并使所述颜料的相对光催化活性降低至少50%的 耐候性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工程及制造北美公司;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工程及制造北美公司;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74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路径规划方法
- 下一篇:一种底注式感应保温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