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压快速烧结致密纳米晶粒陶瓷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927336.8 | 申请日: | 2020-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46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 发明(设计)人: | 范金太;沈宗云;钱凯臣;张龙;冯涛;姜本学;冯明辉;崔素杰;张露露;范翔龙;黄书慧;陈柏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4B35/053 | 分类号: | C04B35/053;C04B35/505;C04B35/622;C04B35/6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 | 张宁展 |
| 地址: | 2018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烧结 致密 纳米 晶粒 陶瓷 方法 | ||
一种无压快速烧结致密纳米晶粒陶瓷的方法,首先将超细纳米粉体压制成型为陶瓷素坯,将素坯直接放入预升温至高温的马弗炉中,进行短时间保温快速烧结,烧结结束后迅速取出降温,即制得致密纳米晶粒的陶瓷,所得陶瓷样品的晶粒尺寸小于200nm,具有较好的光学性能和力学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压快速烧结制备致密纳米晶粒陶瓷的工艺,属于陶瓷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将超细纳米粉体压制成陶瓷素坯,将素坯直接放入高温马弗炉中进行短时间快速烧结,烧结结束后迅速取出降温,制备出致密化细晶粒的陶瓷样品及其制品。
背景技术
制备致密化细晶粒的陶瓷,获得更好的光学、力学、热学、电学、磁学等性能,满足更多的实际应用,如环保、安防、军工、国防等,是相关科研人员一直努力的追求。根据Hall—Petch关系式,陶瓷的晶粒尺寸越小,硬度和强度越高。在纳米复相陶瓷中,晶粒尺寸越小、相对致密度越高,则光学散射、吸收等损耗越小,透过率越趋于接近理论透过率,透过波段越宽。
采用商业的或自制的Y2O3-MgO复合超细纳米粉体为原料,制备Y2O3和MgO两相体积比接近1:1、两相均匀分布的细晶粒、高致密度纳米复相陶瓷,中红外透过率可达84%,接近理论透过率,抗弯强度超过400MPa,300℃高温中红外发射率低于0.02,在极细晶粒尺寸高致密度下能够实现近红外高透过率和可见半透明,维氏硬度达到较高的16.6GPa,成为未来高超音速飞行器红外窗口材料的希望和重要候选。
目前,已经有了许多制备致密化细晶粒陶瓷的烧结工艺,如热压烧结(HP)、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微波辅助烧结、常规烧结后辅助热等静压烧结(HIP)等烧结方法,均能够制备出致密的陶瓷。但这些烧结工艺制备的Y2O3-MgO纳米复相陶瓷产品都存在些问题,如放电等离子烧结和微波烧结不适宜制备大尺寸复杂形状的产品;热压烧结制备的大尺寸样品密度不均匀,整体性能不佳;常规烧结后辅助热等静压烧结的样品晶粒尺寸相对较大,光学散射严重,导致平均透过率较低,抗弯强度大幅降低,且难以优化;采用热压烧结和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制备的样品,易受石墨模具中的碳污染影响,残余在样品中的碳难以完全除尽,会影响产品的热学、光学、力学等性能,并且对样品的抗热震性等高温性能不利,最终影响Y2O3-MgO纳米复相陶瓷产品的综合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73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线内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上电检测电路及上电检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