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沥青混合料界面滑移过程中集料接触作用的量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26231.0 | 申请日: | 2020-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74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栗培龙;孙胜飞;宿金菲;胡伟;魏晓凤;朱磊;董超;马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G01N3/04;G01N3/06;G01N3/24 |
代理公司: | 西安睿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61218 | 代理人: | 惠文轩 |
地址: | 71006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沥青 混合 界面 滑移 过程 集料 接触 作用 量化 方法 | ||
1.沥青混合料界面滑移过程中集料接触作用的量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沥青混合料试样进行界面接触滑移试验,得到两个剪切滑移破坏后的试件,其中一个试件是实心体,另一个试件是中空试件;
步骤2,将所述中空试件沿高度方向切开,使滑移界面露出,得到两个滑移界面,分别记作S1和S2,分别获取S1和S2滑移界面的图像;
步骤3,对每个滑移界面的图像分别进行集料识别,计算集料接触面积,并进一步计算集料接触作用比RC,以此作为集料接触作用的量化指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混合料界面滑移过程中集料接触作用的量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沥青混合料试样进行界面接触滑移试验,具体为:
首先,制作沥青混合料试样;
然后,将沥青混合料试样放入界面接触滑移试验装置中,再将整个界面接触滑移试验装置置于万能试验机上进行界面接触滑移加载试验,直至实心体试件从沥青混合料试样中完全分离,得到沥青混合料试样破坏形成两个剪切滑移破坏后的试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混合料界面滑移过程中集料接触作用的量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每个滑移界面的图像分别进行集料识别,具体为:
首先,采用灰度直方图分别对每个滑移界面的图像进行前景和背景的区分,得到对应的前景背景分割图像;
其次,提取前景背景分割图像中的前景图像作为滑移区域;
最后,采用最大类间方差法对滑移区域进行分割,识别出集料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沥青混合料界面滑移过程中集料接触作用的量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区域为梯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沥青混合料界面滑移过程中集料接触作用的量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灰度直方图分别对每个滑移界面的图像进行前景和背景的区分,具体为:对每个滑移界面图像分别绘制灰度直方图,选取每张灰度直方图中两个峰值之间的最低点作为对应图像的第一分割阈值;采用第一分割阈值对对应的滑移界面图像进行分割,得到对应图像的前景背景分割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沥青混合料界面滑移过程中集料接触作用的量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最大类间方差法对滑移区域进行分割,具体为:
首先,选取第1次分割阈值为T1,计算集料所在像素点占滑移区域的比例ω1及集料区域的平均灰度值μ1,沥青所在像素点占滑移区域的比例为ω2,沥青区域的平均灰度值μ2,计算该次分割对应的类间方差g:
ω1+ω2=1,
μ=μ1ω1+μ2ω2,
其中,M为滑移区域的宽度,N为滑移区域的高度,N1为集料所在像素点总数,N2为沥青所在像素点总数;
其次,遍历滑移区域的整个灰度区间,选取分割阈值并进行类间方差计算;选取类间方差g最大时对应的分割阈值为第二分割阈值;
最后,采用第二分割阈值对滑移区域进行区域分割,得到沥青集料分割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623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