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拟合的青少年肥胖监测预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25698.3 | 申请日: | 2020-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6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 发明(设计)人: | 周昌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吱吖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16H50/30 | 分类号: | G16H50/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成都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拟合 青少年 肥胖 监测 预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拟合的青少年肥胖监测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收集各年龄段的肥胖青少年的身高、体重、一段时间内的日常数据和基础代谢率、饮食后代谢率、运动后代谢率数据,并依据收集的数据建立大数据数据库;2)分析数据库中的日常数据,根据日常数据的对肥胖的影响为每个导致肥胖的日常数据设置一个权重;3)以步骤2)得出的导致肥胖的日常数据的权重作为输入,建立青少年肥胖预测模型。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以导致肥胖的日常数据和青少年的代谢数据作为输入并建立青少年肥胖预测模型,通过青少年肥胖预测模型对青少年的肥胖可能性进行预测,对青少年的肥胖预防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拟合的青少年肥胖监测预测方法,属于医疗领域。
背景技术
医学意义上的肥胖,是指一定程度的明显超重与脂肪层过厚,肥胖对青少年未来造成的影响不可轻视,需要引起家长注意。
中国内地大城市七至十八岁的儿童青少年中,一百个男生就有十二个超重、五个肥胖;一百个女生就有七个超重、三个肥胖;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近几年呈快速上升趋势,而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对此专家指出,国民整体能量摄入提高、洋快餐、含糖和碳酸饮料及甜食摄入增加是重要原因,而人们对肥胖以及减肥的认识也还存在误区。
要防止肥胖,必须消除肥胖的原因,属于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应以治疗为主。北京儿童医院儿科研究所营养中心齐可民博士说,肥胖属于营养失调性疾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肥胖患者往往伴有高脂血症,脂肪组织在血管壁沉积,会对血管壁造成损伤,使血管壁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同时脂肪细胞会分泌脂肪细胞因子如骨钙素,这些脂肪细胞因子也会造成血管壁的钙化和损伤,降低血管弹性,最终引发高血压。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因素,也就是说,糖尿病患者极有可能并发冠心病。这些疾病若是出现在青少年肥胖患者身上,无疑会给他们将来的生活带去很大影响。所以青少年肥胖应该以预防为主。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拟合的青少年肥胖监测预测方法,通过以导致肥胖的日常数据和青少年的代谢数据作为输入并建立青少年肥胖预测模型,通过青少年肥胖预测模型对青少年的肥胖可能性进行预测,对青少年的肥胖预防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大数据拟合的青少年肥胖监测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收集各年龄段的肥胖青少年的身高、体重、一段时间内的日常数据和基础代谢率、饮食后代谢率、运动后代谢率数据,并依据收集的数据建立大数据数据库;
2)分析数据库中的日常数据,根据日常数据的对肥胖的影响为每个导致肥胖的日常数据设置一个权重;
3)以步骤2)得出的导致肥胖的日常数据的权重作为输入,建立青少年肥胖预测模型;
4)测量某个青少年的身高、体重并收集一段时间内的日常数据;
5)测量步骤4)中的青少年的基础代谢率、饮食后代谢率和运动后代谢率;
6)根据步骤4)、步骤5)测量的数据和步骤3)建立的青少年肥胖预测模型,计算步骤4)的青少年的肥胖概率。
优化的,上述基于大数据拟合的青少年肥胖监测预测方法,步骤5)中,测量步骤4)中的青少年的基础代谢率、饮食后代谢率和运动后代谢率的步骤为:
5-1)待测的青少年与前夜六点后禁食,次日醒后空腹乘坐交通工具至测量处,平躺半小时后,使用单筒肺量计测量其耗氧量,计算出BMR;
5-2)定量进食,平躺一小时后,再测量其耗氧量;
5-3)进行台阶测试,以三十次每分钟的节律上下台阶三分钟后,休息三分钟,测量其耗氧量,使用公式计量台阶指数公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吱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吱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56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