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充气泵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25282.1 | 申请日: | 2020-09-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7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 发明(设计)人: | 邬剑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邬剑娜 |
| 主分类号: | F04B35/04 | 分类号: | F04B35/04;F04B39/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111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充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充气泵,包括上盖1、下盖2和面板3组成的壳体,所述气泵组件包括电机7、气泵8、散热叶片9、第一齿轮10和第二齿轮11,所述第一齿轮10与电机7的输出轴固定,所述第二齿轮11通过与气泵8上的连杆12通过一根转轴13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11的外径大于第一齿轮10的外径,所述电机7横向固定在下盖2内;所述散热叶片9安装在电机7尾部的输出轴,所述下盖2上设有若干条散热孔2.1,所述散热叶片16位于散热孔2.1的旁边。该车载充气泵结构简单紧凑、外形体积更小、散热效果好,避免影响其他内部零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用品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车载充气泵。
背景技术
目前有一种车载充气泵,包括充气泵泵体,与该充气泵泵体连接的充气装置,所述充气泵泵体的一端还连接有一蓄电池充电装置,所述蓄电池充电装置与所述充气泵泵体的一端可拆卸连接。该技术方案带有自充电装置,使用时可用自带的充电装置进行车载充气泵的供电,这样可以保证启动发动机的电量,尽量避免使用汽车电源。由于电机的两端均设有偏心轮和活塞,也就是在充气时,两端均要工作,这种结构复杂、且会导致整个充气泵的外形体积大,且重量也重,在随车携带时,会占用更多的空间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汽车负载。
目前还有一种数码充电式车载充气泵,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的前壳体和后壳体相互扣合形成内部中空的壳体,该壳体内安装有充气泵和与充气泵相连的电机,所述的壳体内还安装有充电电池并在壳体外侧设置有与充电电池相连的充电插头,所述的前壳体内侧居中安装有控制线路板,该控制线路板上安装有露出在前壳体侧壁上的液晶显示器和按钮,所述的壳体的一侧还安装有与控制线路板以及充电电池相连的照明灯。这种结构的充气泵缺少有效的散热装置,如需要较长时间的,电机会发热,从而会导致整个充气泵的内部温度升高,会影响其他零部件的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外形体积更小、散热效果好,避免影响其他内部零部件的车载充气泵。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车载充气泵,包括上盖、下盖和面板组成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锂电池、气泵组件以及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与气泵组件的出气口连接,所述气泵组件与锂电池电连接;所述气泵组件包括电机、气泵、散热叶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所述第二齿轮通过与气泵上的连杆通过一根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的轴线与转轴的轴线设有间距,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的外径大于第一齿轮的外径,所述电机横向固定在下盖内;所述散热叶片安装在电机尾部的输出轴,所述下盖上设有若干条散热孔,所述散热叶片位于散热孔的旁边。
所述第二齿轮通过与气泵上的连杆通过一根转轴转动连接是指,所述转轴与连杆之间设有轴承,所述第二齿轮的中心与气泵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驱动第二齿轮沿自身的轴线转动连接在气泵固定座上,所述第二齿轮驱动连杆往复移动。
所述下盖设有容置折弯后的出气管的腔室,所述腔室与下盖的内腔之间设有隔板。
所述电机输出轴的轴线与连杆的移动方向垂直。
所述气泵的前端设有气盖,所述气盖的前端设有进气接头,底部设有出气接头。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电机的一端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驱动气泵,这样能大大节省了安装空间,也是结构简单,在随车携带时,会占用更少的空间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增加汽车负载。2、再有所述散热叶片安装在电机尾部的输出轴,所述下盖上设有若干条散热孔,所述散热叶片位于散热孔的旁边,电机在工作时能带动散热叶片,从而大大增加电机的散热效果,从而能降低整个充气泵的内部温度,避免影响其他内部零部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车载充气泵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电机与气泵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邬剑娜,未经邬剑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52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