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道路桥梁检测控制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24817.3 | 申请日: | 2020-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8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 发明(设计)人: | 陈希长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希长 |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5B19/05;H02J7/35;H02S20/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刘晓明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道路 桥梁 检测 控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道路桥梁检测控制装置,包括L型梯子、控制机构、受力检测机构和缝隙测量机构;控制机构: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顶侧设有逆变器,所述逆变器的顶侧设有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的顶侧设有无线发射器,所述箱体的左侧设有固定机构,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散热机构,所述箱体的内部顶侧设有防凹陷机构,所述箱体的右侧设有安装机构;受力检测机构:其包括电动伸缩杆一、固定支撑筒、两个横杆和竖杆,该道路桥梁检测控制装置,可以安装在支撑座的侧面,不会对桥梁的受力造成影响,而且桥梁上的热胀冷缩的间隙可以自动测量,降低了劳动强度,便于使用者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道路桥梁检测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桥梁指的是为道路跨越天然或人工障碍物而修建的建筑物,它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桥梁一般由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和附属构造物组成,上部结构主要指桥跨结构和支座系统,下部结构包括桥台、桥墩和基础,附属构造物则指桥头搭板、锥形护坡、护岸、导流工程等,为了保证桥梁上行人和车辆的安全,所以常常需要对桥梁进行检测,而桥梁的支座就是支撑桥梁的底座,所以桥梁支座的受力检测尤为重要,但是直接将压力传感器抵在桥梁的底部,会造成桥梁底部受力不均匀造成影响,而且桥梁上的热胀冷缩的间隙需要人工进行测量,劳动强度大,不便于使用者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道路桥梁检测控制装置,可以安装在支撑座的侧面,不会对桥梁的受力造成影响,而且桥梁上的热胀冷缩的间隙可以自动测量,降低了劳动强度,便于使用者的使用,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道路桥梁检测控制装置,包括L型梯子、控制机构、受力检测机构和缝隙测量机构;
控制机构: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顶侧设有逆变器,所述逆变器的顶侧设有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的顶侧设有无线发射器,所述箱体的左侧设有固定机构,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散热机构,所述箱体的内部顶侧设有防凹陷机构,所述箱体的右侧设有安装机构;
受力检测机构:其包括电动伸缩杆一、固定支撑筒、两个横杆和竖杆,所述电动伸缩杆一位于固定支撑筒的内部,所述电动伸缩杆一的右端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固定支撑筒的内部套接,所述支撑杆的右端设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右侧设有压力感应器,所述压力感应器位于两个横杆之间,所述压力感应器位于竖杆的侧面;
缝隙测量机构:其包括电动伸缩杆二,所述电动伸缩杆二的右端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安装有红外线灯、感光板和聚光罩,且聚光罩套接在红外线灯的侧面;
其中,所述L型梯子上设有调节机构,所述L型梯子的左侧设有防护机构,所述箱体设在L型梯子的底侧,所述电动伸缩杆一和固定支撑筒设在箱体的右侧,两个横杆和竖杆均为桥体的一部分,所述电动伸缩杆二设在L型梯子的右侧,所述逆变器的输出端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无线发射器、电动伸缩杆一、电动伸缩杆二和红外线灯的输入端,所述PLC控制器与感光板和压力感应器双向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L型夹块和顶丝,所述箱体的左侧螺纹连接有顶丝,位于箱体的内部在顶丝的顶端设有L型夹块,所述L型夹块卡在蓄电池的前侧,转动顶丝,使L型夹块对蓄电池和逆变器夹紧,可以使蓄电池和逆变器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风扇和通气孔,所述箱体的左右两侧开设有通气孔,位于通气孔的内部在箱体的内部侧面设有风扇,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风扇的输入端,风扇工作,可以使箱体的内部的气体通过通气孔进行排出,可以对蓄电池和逆变器内部进行散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希长,未经陈希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48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