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蒸压加气板材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24260.3 | 申请日: | 2020-09-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6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曹国良;江松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索纳塔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8D1/24 | 分类号: | B28D1/24;B28D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王依 |
| 地址: | 314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压加气 板材 加工 设备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蒸压加气板材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属于切割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座、第一移动座、第二移动座和切割装置,第一移动座连接在底座上,第二移动座连接在第一移动座上,切割装置固定连接在第二移动座上,底座上固定连接有一组切割分隔板,切割分隔板均匀排列在底座上,底座上设有第一滑轨,底座上设有第二滑轨,第二滑轨的下端设置有齿条,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上均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切割装置包括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铰链、第一电机、第一转轴和切割片;第一气缸包括气缸本体、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第一铰接座固定连接在气缸本体的底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蒸压加气板材的切割边缘不平整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切割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蒸压加气板材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蒸压加气板材应用越来越广泛,客户对长度和宽度需求越来越多(1-6米之间),生产时需要板材和砌块混合浇注切割,切割边料和搂槽时需要不同刀具对其进行加工。目前整个蒸压砂加气板材的成产流程都是各自独立的,也就是经过成型设备成型后,还要经过修裁设备对板材进行切割,在经过印签设备对板材进行印签。现有的加工设备切割蒸压加气板材,存在蒸压加气板材的切割边缘不平整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压加气板材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蒸压加气板材的切割边缘不平整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蒸压加气板材加工设备,包括底座、第一移动座、第二移动座和切割装置,所述第一移动座连接在底座上,所述第二移动座连接在第一移动座上,所述切割装置固定连接在第二移动座上,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一组切割分隔板,所述切割分隔板均匀排列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滑轨,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的下端设置有齿条,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上均开设有第一安装孔;
所述切割装置包括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铰链、第一电机、第一转轴和切割片,所述第一板固定连接在第二板上,所述第二板和第三板之间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板和第三板之间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连接在第一板上,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第一转轴通过轴承连接在第三板上,所述切割片固定连接在第一转轴的一端,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
所述第一气缸包括气缸本体、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固定连接在气缸本体的底端,所述第二铰接座固定连接在气缸本体的活动端,所述第一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三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铰接座通过螺栓铰接在第三板上,所述第二铰接座通过螺栓铰接在第一连接块上;
所述第一移动座包括第一移动卡板、第二移动卡板和第三移动卡板,所述第一移动卡板固定连接在第二移动卡板的一端,所述第三移动卡板固定连接在第二移动卡板的另一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切割分隔板的数量为个,所述切割分隔板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切割分隔板的横截面为U型,所述切割分隔板之间的距离为最大为厘米。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移动座还包括第二转轴、第一轴承、第一齿轮、第二电机和第二电机连接座,所述第一移动卡板和第三移动卡板上均设有第一滑轮组,第一滑轮组连接在第二滑轨和第一滑轨上,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电机连接座固定连接在底座上,所述第二转轴连接在第一轴承上,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连接在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一齿轮啮合在齿条上,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摇把,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连接在第二电机连接座上,所述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二转轴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滑轨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滑轨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齿轮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齿条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齿轮和齿条上均涂有润滑油,所述第一齿轮和齿条均由渗碳淬火钢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索纳塔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索纳塔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42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