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组装方式以及电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22733.6 | 申请日: | 2020-09-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7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 发明(设计)人: | 林明耀;张旭;王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K1/27 | 分类号: | H02K1/27;H02K15/03;H02K15/16;H02K2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王依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永磁 同步电机 转子 组装 方式 以及 电机 | ||
本公开属于电机转子领域,公开一种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组装方式以及电机,包括相互独立的内转子冲片组件和外转子冲片组件,相邻所述外转子冲片组件与内转子冲片组件之间均设置有非铁磁连接部,非铁磁连接部用于将相邻外转子冲片组件之间的收纳空间与相邻非铁磁连接部之间的收纳空间之间进行磁性隔绝;处于相邻所述外转子冲片组件之间的收纳空间内安装有切向永磁,切向永磁用于切向充磁;处于相邻所述非铁磁连接部之间的收纳空间内安装有径向永磁,径向永磁用于径向充磁;降低了切向充磁的永磁的漏磁,提高了转矩密度。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电机转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组装方式以及电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永磁同步转子通常采用表贴式永磁或切向式永磁的结构,然而表贴式永磁由于其本身磁路的特点,无法像切向充磁的永磁利用自身两面的磁通,永磁利用率较低;传统切向式充磁的永磁虽然可以通过并联提供磁通,但是由于靠轴一侧的漏磁问题,实际上的永磁的利用率并不高,同时利用隔磁桥的饱和来限制漏磁,影响电机的性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组装方式以及电机,减少永磁利用率较低的问题。
本公开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包括相互独立的内转子冲片组件和外转子冲片组件,外转子冲片组件呈周向布置在内转子冲片组件外侧,相邻所述外转子冲片组件与内转子冲片组件之间均设置有非铁磁连接部,非铁磁连接部用于将相邻外转子冲片组件之间的收纳空间与相邻非铁磁连接部之间的收纳空间之间进行磁性隔绝;
处于相邻所述外转子冲片组件之间的收纳空间内安装有切向永磁,切向永磁用于切向充磁;
处于相邻所述非铁磁连接部之间的收纳空间内安装有径向永磁,径向永磁用于径向充磁。
进一步地,所述切向永磁按照自身N极、S极交替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径向永磁按照自身N极、S极交替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非铁磁连接部插接安装在内转子冲片组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外转子冲片组件插接安装在非铁磁连接部。
进一步地,所述切向永磁和径向永磁的整体两端分别设置有隔板。
进一步地,所述背离内转子冲片组件的外转子冲片组件一端设置有挡边。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组装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非铁磁部件均布压入内转子冲片组件的燕尾槽中,非铁磁部件均匀安装在内转子冲片组件上;将外转子冲片组件压入非铁磁部件中;
步骤2:将各个切向永磁按照N极、S极位置交替的方式依次插入外转子冲片组件中,将各个径向永磁按照N极、S极位置交替的方式依次插入非铁磁部件中,并对切向永磁和径向永磁进行表面涂胶;
步骤3:将转轴设置在内转子冲片组件的中心孔内,在切向永磁和径向永磁的整体两端压入隔板至转轴上;
步骤4:利用铆钉穿插入外转子冲片组件以及切向永磁和径向永磁的整体两端的隔板,铆紧铆钉的端面,使外转子冲片组件和、非铁磁连接部、切向永磁、径向永磁和隔板在铆钉作用下的安装定位在一起;
步骤5:在隔板上进行去重动平衡校正,最终得到一个电机转子组件。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包括权利要求书1-8中任一项所述的永磁同步电机转子。
本公开的有益效果:
本公开降低了切向充磁的永磁的漏磁,提高了转矩密度。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27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