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钌/石墨烯复合二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22600.9 | 申请日: | 2020-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103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吴忠帅;李亚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23/46 | 分类号: | B01J23/46;B01J35/10;C25B11/091;C25B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周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0 | 代理人: | 张莹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复合 二维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钌/石墨烯复合二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钌/石墨烯复合二维材料,包括石墨烯和吸附在所述石墨烯上的金属钌,其中,所述金属钌呈单原子分散;所述钌/石墨烯复合二维材料中钌的负载量>10wt%,该材料有效的解决了钌单原子的低载量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钌/石墨烯复合二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2011年,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涛院士团队与清华大学李隽教授以及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刘景月教授合作,报道了首例实用型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单原子催化”的概念。当活性金属以原子级别分散于载体上形成单原子催化剂时,会表现出许多异于负载型纳米颗粒催化剂的特性,例如金属原子利用率达到最大、金属载体界面最大化、活性位组成结构均一等等。近年来,单原子催化剂因其高的原子利用率、明确的催化活性中心和高的催化性能而成为研究前沿与热点。但由于在制备过程中活性原子易于迁移和聚集,使得单原子催化剂的高载量可控制备仍存在巨大挑战。如何实现高密度的单原子催化活性位点是单原子分散催化剂迈向应用的关键。目前研究人员的高载量单原子催化剂的合成策略,包括湿化学法、高温裂解法、光化学法、电沉积和离子交换法等。其根本原理是利用金属-载体共价强相互作用制备出高载量的单原子催化剂,但是这些单原子的载量一般在10wt%以下。不仅如此,高度分散的贵金属原子,尤其是钌单原子因为其独特的电子结构很难与载体产生强相互作用,所以高载量的钌单原子制备是钌催化领域的研究课题。
发明内容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钌/石墨烯复合二维材料,包括石墨烯和吸附在所述石墨烯上的金属钌,所述金属钌呈单原子分散,所述钌/石墨烯复合二维材料中钌的负载量>10wt%,该材料有效的解决了钌单原子的低载量问题。
一种钌/石墨烯复合二维材料,包括石墨烯和吸附在所述石墨烯上的金属钌;
其中,所述金属钌呈单原子分散;
所述钌/石墨烯复合二维材料中钌的负载量>10wt%。
本申请中呈单原子分散是指分散的金属钌粒子的直径≤0.2nm。
优选地,所述钌/石墨烯复合二维材料中钌的负载量为10wt%~30wt%。
可选地,所述的钌/石墨烯复合二维材料厚度为0.2~4nm。
可选地,所述的钌/石墨烯复合二维材料,比表面积为100~300m2g-1。
本申请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钌/石墨烯复合二维材料的制备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a)制备含有钌前驱体、金属A前驱体和氧化石墨烯的分散液;
b)对所述分散液进行干燥、退火,得到钌+A/石墨烯二维材料,其中:
所述钌+A/石墨烯二维材料包括石墨烯和吸附在所述石墨烯上的金属钌和金属A,所述金属A的原子直径大于金属钌的原子直径;
c)通过腐蚀性液体腐蚀掉所述钌+A/石墨烯二维材料中的金属A,得到所述钌/石墨烯复合二维材料。
可选地,步骤a)中所述分散液中的溶剂选自水、叔丁醇、乙醇中的至少一种,优选水。
可选地,所述步骤a)包括:
a-1)分别配制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含有钌前驱体和金属A前驱体的溶液;
a-2)将所述含有钌前驱体和金属A前驱体的溶液加入到所述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中,混合得到含有钌前驱体、金属A前驱体和氧化石墨烯的分散液。
可选地,所述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中氧化石墨烯的含量为0.1~10mg/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26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