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插座主体的连接开关通断电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22409.4 | 申请日: | 2020-09-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7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吴一才;刘美军;钟潇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安电工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707 | 分类号: | H01R13/707;H01R13/713;H01R13/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3 | 代理人: | 伍嘉陵;胡琴 |
| 地址: | 51044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插座 主体 连接 开关 断电 结构 | ||
一种插座主体的连接开关通断电结构,通过推动组件推动对应的接夹片火线铜片上的第二V形凸起与接主板火线铜片上的第一V形凸起接触以及推动接夹片零线铜片上的第二V形凸起与接主板零线铜片上的第一V形凸起接触,以导通电路。由于V形凸起接触的接触面大,因而不容易出现接触不良的问题,且接触更为稳定,避免出现短路或断路的问题,安全性能高,消除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插座主体的连接开关通断电,特别涉及插座主体的火线连接开关及零线连接开关的通断电结构。
背景技术
插座几乎是家家户户所必须用的电器产品,目前,插座内部的火线连接开关及零线连接开关的接触均采用触点接触,触点接触的接触面积小,在插座长久使用之后,接触精度变差,容易出现接触不良的问题,存在短路或者短路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接触良好且安全性能更高的插座主体的连接开关通断电结构,消除安全隐患。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插座主体的连接开关通断电结构,包括火线连接开关以及零线连接开关,所述火线连接开关包括设置在铜片压件上的接主板火线铜片以及与火线夹片电连接的接夹片火线铜片,所述零线连接开关包括设置在铜片压件上的接主板零线铜片以及与零线夹片电连接的接夹片零线铜片,在接主板火线铜片以及接主板零线铜片上均设置有第一V形凸起,在接夹片火线铜片以及接夹片零线铜片上均设置有第二V形凸起,且接主板火线铜片上的第一V形凸起与接夹片火线铜片上的第二V形凸起相对,而接主板零线铜片上的第一V形凸起与接夹片零线铜片上的第二V形凸起相对;所述插座主体的连接开关通断电结构还包括推动接夹片火线铜片上的第二V形凸起与接主板火线铜片上的第一V形凸起接触以及推动接夹片零线铜片上的第二V形凸起与接主板零线铜片上的第一V形凸起接触的推动组件。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插座主体的连接开关通断电结构,通过推动组件推动对应的接夹片火线铜片上的第二V形凸起与接主板火线铜片上的第一V形凸起接触以及推动接夹片零线铜片上的第二V形凸起与接主板零线铜片上的第一V形凸起接触,以导通电路。由于V形凸起接触的接触面大,因而不容易出现接触不良的问题,且接触更为稳定,避免出现短路或断路的问题,安全性能高,消除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两脚插头未完全插入状态示意图。
图2为两脚插头完全插入状态示意图。
图3和图4为本发明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主视图。
图6为图5中A-A方向截图。
图7为插座主体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插座主体的连接开关通断电结构,如图1至图7所示,包括火线连接开关以及零线连接开关,所述火线连接开关包括设置在铜片压件19上的接主板火线铜片191以及与火线夹片电连接的接夹片火线铜片,所述零线连接开关包括设置在铜片压件19上的接主板零线铜片192以及与零线夹片电连接的接夹片零线铜片,在接主板火线铜片191以及接主板零线铜片192上均设置有第一V形凸起197,在接夹片火线铜片以及接夹片零线铜片上均设置有第二V形凸起198,且接主板火线铜片191上的第一V形凸起197与接夹片火线铜片上的第二V形凸起198相对,而接主板零线铜片192上的第一V形凸起197与接夹片零线铜片上的第二V形凸起198相对;所述插座主体1的连接开关通断电结构还包括推动接夹片火线铜片上的第二V形凸起198与接主板火线铜片191上的第一V形凸起197接触以及推动接夹片零线铜片上的第二V形凸起198与接主板零线铜片192上的第一V形凸起197接触的推动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安电工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中安电工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24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