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体悬浮物与颗粒沉淀清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20764.8 | 申请日: | 2020-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9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黄娟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娟玲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512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体 悬浮物 颗粒 沉淀 清除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体悬浮物与颗粒沉淀清除装置,属于水体清洁技术领域,通过在吸附半球内部填充层叠设置的外吸附层、粘结纤维和内吸附层,有效进行多层过滤吸附,而在蓄气管在设置蓄气填充层,当水体通过透水孔导入至蓄气管内后,泡腾片遇水溶解并产生大量气泡,而金属泡沫层更有利于对气泡起到相互碰撞作用,气泡透过金属泡沫层、防水透气膜并导入至吸附半球内,一方面有利于对水体起到一定的冲击作用,提高对水体悬浮物的吸附效果,另一方面大量的气体压入吸附半球内,有利于将吸附半球内的水体向吸附半球外部压出,此外,当蓄气管的水量逐渐增多后,会带动整个装置缓缓下移,故而适应具有一定深度的水体悬浮物的吸附清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体清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水体悬浮物与颗粒沉淀清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河道污染的现象非常普遍,被污染的河道水体污浊、黑臭,造成藻类的疯长、水体中悬浮物的泛滥,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和沿岸居民生活、身体健康。一般水体悬浮物指悬浮在水中的固体物质、有机物、微生物等。悬浮物是造成水浑浊的主要原因,使水质恶化,悬浮物在水环境中广泛存在,覆盖面积广。
目前,悬浮物常用清除方法多采用砂滤、筛网滤、平面滤网等传统式过滤,同时,根据实际需求,在捞取过滤的过程中,可向水体中投入絮凝剂,以实现悬浮物的絮凝沉淀,以便于更好的对悬浮物进行清理。但是由于覆盖面积广,存在于水体的深度不一,单靠人工进行手动过筛清洁能耗大,操作麻烦,费时费工等问题,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环保护水要求。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水体悬浮物与颗粒沉淀清除装置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体悬浮物与颗粒沉淀清除装置,通过在吸附半球内部填充层叠设置的外吸附层、粘结纤维和内吸附层,有效进行多层过滤吸附,而在蓄气管在设置蓄气填充层,当水体通过透水孔导入至蓄气管内后,泡腾片遇水溶解并产生大量气泡,而金属泡沫层更有利于对气泡起到相互碰撞作用,气泡透过金属泡沫层、防水透气膜并导入至吸附半球内,一方面有利于对水体起到一定的冲击作用,提高对水体悬浮物的吸附效果,另一方面大量的气体压入吸附半球内,有利于将吸附半球内的水体向吸附半球外部压出,此外,当蓄气管的水量逐渐增多后,会带动整个装置缓缓下移,故而适应具有一定深度的水体悬浮物的吸附清理。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水体悬浮物与颗粒沉淀清除装置,包括吸附半球和固定连接于蓄气管顶端的蓄气管,所述吸附半球的底端连接有底盘,所述蓄气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浮板,所述浮板的顶端连接有半浮球,所述吸附半球的四周侧壁上均开设有,所述底盘的底端开设有单向出水口,所述蓄气管的底端贯穿吸附半球的顶部并延伸其内部,所述底盘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与蓄气管底端套设衔接的外吸附层,所述外吸附层的内端套设有内吸附层,所述外吸附层和内吸附层均为椭形结构,所述内吸附层与外吸附层之间设有颗粒附着层,所述单向出水口设置于内吸附层的底端,所述蓄气管的内部设有蓄气填充层,所述蓄气管的顶端开设有透水孔,所述蓄气填充层包括填充于蓄气管内部的金属泡沫层,所述金属泡沫层上附着粘结有多个泡腾片,所述蓄气管的底端设有位于蓄气填充层下方的防水透气膜和破膜锥,所述破膜锥位于防水透气膜的下方,所述破膜锥位于颗粒附着层以及内吸附层的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外吸附层包括固定连接于底盘上端的外镂空吸附网,所述外镂空吸附网的内侧包覆有内颗粒附着网,所述内颗粒附着网上附着连接有多个水解絮凝囊,当水体通过多个进入至吸附半球内部,依次透过外镂空吸附网、内颗粒附着网以及内吸附层进行过滤吸附并从单向出水口处导出,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悬浮颗粒物,而嵌设于内颗粒附着网上的多个水解絮凝囊遇水溶解后对悬浮颗粒物起到一定的絮凝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娟玲,未经黄娟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07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