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AR技术进行空间智能管理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20327.6 | 申请日: | 2020-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2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孙孝华;鲁照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7/05 | 分类号: | G06T17/05;G06T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智则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3 | 代理人: | 沈抗勇 |
地址: | 24306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ar 技术 进行 空间 智能 管理 方法 | ||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AR技术进行空间智能管理的方法,属于空间智能管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在特定场地空间中,应用AR技术对周围环境进行感知和定位,让预先建立的虚拟三维模型图像在空间中稳定呈现,从而把三维模型与现实环境相叠加,辅助使用人员对场地空间实现快速识别和分析的功能,对施工现场的安全器具、施工设备和材料堆放等进行有效管控,提高效率、降低风险和提高项目施工及运维管理水平,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空间管理方法不够直观或要求较高的缺点,是未来发展方向。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空间智能管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AR技术进行空间智能管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AR技术是一种全新的人机交互技术,是以交互性和构想为基本特征的计算机高级人机界面。AR技术可以实现实时的信息展示,将三维虚拟信息叠加到真实的世界,并根据追踪到的不同标记不断更新虚拟信息,并进行实时展示。施工场地的日常管理,直接影响生产安全、质量、效率的提升。在项目过程中,对施工场地空间及平面布置策划、实施是否执行到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器具、施工设备和材料堆放检查,是现场管理人员每天都要面对的问题。故亟需一种空间智能管理方法予以解决该种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足,故此提出一种基于AR技术进行空间智能管理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AR技术进行空间智能管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制作空间三维模型,导入AR设备的空间管理平台软件;
步骤二,对于需要管控的器具、设备或材料进行重点布置,设定触发条件;
步骤三,应用AR识别摄像头在特定的空间调出三维模型与现实环境相结合进行对比;
步骤四,AR程序通过触发条件发现现场器具、设备或材料是否在预先设定的摆放位置;
步骤五,通过不同颜色的亮显表示位置正确与否,如果需要修改位置,通过程序内预制的单体构件进行摆放后确认。
优选地,应用无人机影像进行三维模型构建三维场地模型,或者通过类似Civil地形软件对地理信息三维化后结合BIM建模软件制作空间三维模型。
优选地,所述的AR识别摄像头是带摄像头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AR眼镜中的一种。
优选地,应用增强现实技术对周围环境进行感知和定位,让预先建立的虚拟三维模型图像在空间中稳定呈现,从而把三维模型与现实环境相叠加,随着设备的移动和方向转变展现指定位置的三维模型图像。
优选地,利用AR识别技术主动识别需要管控的器具、设备或材料并进行警示,从被动监控向主动监控转变,更快、更准确的发现重点物件,提升感知和交互的体验。
优选地,应用该方法还可应用在建筑的运维管理,针对建筑内部重要设备和物件可以按照此方法重点管控,消防设备是否摆放到位,如果被移动到其他位置,需要及时发现后改正。
与现有技术相比,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基于AR技术进行空间智能管理的方法,在特定场地空间中,应用AR技术对周围环境进行感知和定位,让预先建立的虚拟三维模型图像在空间中稳定呈现,从而把三维模型与现实环境相叠加,辅助使用人员对场地空间实现快速识别和分析的功能,对施工现场的安全器具、施工设备和材料堆放等进行有效管控,提高效率、降低风险和提高项目施工及运维管理水平,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空间管理方法不够直观或要求较高的缺点,是未来发展方向。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基于AR技术进行空间智能管理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03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隧道用自粘防排水一体板及其应用
- 下一篇: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