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制备工艺及制备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19678.5 | 申请日: | 2020-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079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许玲军;程龙军;王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阜阜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50 | 分类号: | B28B1/50;B28B17/00;B28B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540 上海市金***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砌块 制备 工艺 设备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制备工艺及制备设备,制备设备包括搅拌缸、隔板、第一电机、搅拌轴以及阀门装置;第一电机与搅拌轴之间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固定轴、第一锥齿轮、转动圆管、第一L轴、固定圆管、第二L轴以及第二锥齿轮;转动圆管一侧设置有加热机构;搅拌缸内设置有动力组件;第二L轴与搅拌轴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将水泥、脱硫石膏以及铝膏混合后加水制浆;继续向混合料中加入粉煤灰以及石灰,搅拌均匀后,浇注入模;静养发气后,脱模切割,得到加气混凝土砌块。本申请具有提高混凝土砌块生产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加气混凝土砌块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制备工艺及制备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以粉煤灰,石灰,水泥,石膏,矿渣等为主要原料,经搅拌,浇注,静停,切割和高压蒸养等工艺过程而制成的一种多孔混凝土制品。
现有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712808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配料设备,包括罐体、支架、进料口和出料口,罐体外部设有耐磨保温壁,罐体顶部设有进料口,罐体下端设有支架,罐体底部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上设有阀门,罐体内部设有转轴,转轴上端设有转轮,转轴上设有旋转叶,转轴和旋转叶之间设有搅拌棒。混凝土加工过程中,需要搅拌均匀后才能由下料口排出,搅拌过程中为了提高混合效果需要不断加热。因此,加热以及搅拌工序如果无法连续进行会影响混凝土砌块的生产效率。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加热以及搅拌工序无法连续进行,从而对混凝土砌块的生产效率造成影响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降低对混凝土砌块生产效率的影响,本申请提供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制备工艺及制备设备。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制备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制备设备,包括搅拌缸、固定于所述搅拌缸侧壁的隔板、转动安装于所述搅拌缸相对内侧的搅拌轴以及嵌设于隔板内的阀门装置;所述搅拌缸外侧壁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搅拌轴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搅拌轴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搅拌缸内侧壁的固定轴、固定于所述固定轴端部的第一锥齿轮、转动安装于所述固定轴外周面的转动圆管、固定于所述转动圆管外周面的第一L轴、固定于所述第一L轴远离转动圆管一端的固定圆管、转动安装于所述固定圆管内的第二L轴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二L轴靠近第一锥齿轮一端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转动圆管远离第一电机一侧设置有用于对搅拌缸进行加热的加热机构;所述搅拌缸内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动圆管转动的动力组件;所述第二L轴与搅拌轴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搅拌轴和第一电机的连接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圆管转动过程中通过加热机构对搅拌缸进行加热,通过连接机构对搅拌轴的启动进行控制;从而便于对加热和搅拌工序进行统一控制,降低加热或搅拌工序出现延迟时,对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生产效率造成影响的可能性。
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于第二L轴远离第二锥齿轮一端的支撑圆管、转动安装于所述支撑圆管内的限位圆管以及沿搅拌缸长度方向滑移设置于所述限位圆管内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靠近第一电机一侧固定有螺纹轴;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沿搅拌缸长度方向滑移设置有内螺纹管,所述内螺纹管与螺纹轴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固定有固定圆盘,所述固定圆盘靠近内螺纹管一侧固定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固定圆盘一端与内螺纹管靠近固定圆盘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外周面固定有定位盘,所述定位盘靠近第一电机一侧固定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限位圆盘一端与限位圆管远离第一电机一侧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阜阜建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阜阜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96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