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油工具耐冲蚀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918649.7 | 申请日: | 2020-09-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42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勇;冯强;周后俊;刘志斌;张鹏;杨永青;韩永亮;郭鸣;张秀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56 | 分类号: | G01N3/56 |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王梦 |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开发区第***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油 工具 冲蚀 测试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石油工具耐冲蚀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设有搅拌机(2)的封闭料仓(1);
柱塞泵(3),其进液端通过高压软管(5)与料仓(1)的出液端连接并形成连通;
变扣接头(6),其包括进液端和试件连接端;变扣接头(6)的进液端通过高压软管(5)与柱塞泵(3)的出液端连接并形成连通;
基座卡定装置(9),其包括卡具(9-1)、基座(9-2)和连接轴(9-3);卡具(9-1)包括卡具本体(9-1-1)和两个紧定螺钉(9-1-2);卡具本体(9-1-1)为由顶板、侧板和底板依次连接构成的U形结构,两个紧定螺钉(9-1-2)分别且对称地穿装在顶板和底板中心处的轴向螺孔内,且在两个紧定螺钉(9-1-2)的底端固定有呈对称设置的弧形片,使变扣接头(6)以水平设置的方式夹持在两个弧形片之间;基座(9-2)包括基座本体(9-2-1)和分度盘(9-2-3);基座本体(9-2-1)设置在卡具本体(9-1-1)的侧板邻侧并通过连接轴(9-3)与卡具本体(9-1-1)固定为一体;分度盘(9-2-3)固定在基座本体(9-2-1)的顶端并位于基座(9-2)与卡具本体(9-1-1)之间;在与卡具本体(9-1-1)相邻一侧的分度盘(9-2-3)的盘面上设有刻度线,对应在卡具本体(9-1-1)顶面中心处竖直设置有指针(9-1-6);
和支撑平台(10)由底座(10-1)、条形轨道(10-2)和两个虎钳构成;条形轨道(10-2)设置在底座(10-1)上,条形轨道(10-2)尺寸与通槽式轨道(9-2-4)的上部尺寸相适应,使基座(9-2)通过基座(9-2)上开设的通槽式轨道(9-2-4)活动设置在条形轨道(10-2)上;两个虎钳活动设置在条形轨道(10-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工具耐冲蚀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试件卡定装置(8),其由卡定基体(8-1)和卡定外套(8-2)构成;其中,卡定基体(8-1)的外径与变扣接头(6)的试件连接端内径相适应且其外壁上设有连接外螺纹;卡定基体(8-1)中心开设有轴向通孔,使卡定外套(8-2)局部插装并固定在卡定基体(8-1)的中心通孔内;卡定外套(8-2)中心开设有轴向通孔,且通孔内壁形状与小型测试试件的外形轮廓相适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石油工具耐冲蚀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封闭料仓(1)由料仓盖(1-1)和料仓体(1-3)构成;其中,料仓体(1-3)为一顶部设有开口的筒体结构,其下部侧壁上焊接固定有与料仓体(1-3)连通的料仓出液管(1-4),其上部侧壁上焊接固定有与料仓体(1-3)连通的料仓回液管(1-6),且料仓出液管(1-4)和料仓回液管(1-6)分别设置在料仓体(1-3)的对侧侧壁上;料仓出液管(1-4)和料仓回液管(1-6)的管体外壁上均设有连接外螺纹;料仓盖(1-1)由一尺寸与料仓体(1-3)的顶部开口尺寸相适应的圆盘和自圆盘底面沿轴向向下延伸形成的柱形部构成,使其轴向截面呈T形;在圆盘和柱形部的中心处开设有贯通的轴向安装孔,用于将搅拌机(2)安装在料仓盖(1-1)上;在料仓盖(1-1)上还开设有料仓补液口(1-5);搅拌轴以动密封的方式可转动地设置在料仓盖(1-1)的轴向安装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石油工具耐冲蚀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柱塞泵(3)通过变频器(4)与外接电源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石油工具耐冲蚀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变扣接头(6)为柱形筒体结构,在靠近进液端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压力传感器(7)连接的传压孔(6-1)。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石油工具耐冲蚀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卡具本体(9-1-1)的侧板内壁上部向内凹陷形成有校准凸台(9-1-3),校准凸台(9-1-3)的上端面为水平面且与侧板的水平中心线齐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864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