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工程用空气净化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18615.8 | 申请日: | 2020-09-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39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 发明(设计)人: | 赵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圣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47/02 | 分类号: | B01D47/02;B01D53/18;C01B1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蓄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44 | 代理人: | 许秀惠 |
| 地址: | 313200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舞阳***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工程 空气净化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工程用空气净化设备,包括净化箱,所述净化箱内填充有水溶液,所述净化箱上端开设有圆形腔,所述圆形腔内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多个扇叶,其中一个所述扇叶采用磁性材料制成,所述圆形腔内壁上方连接有单向进气管,所述圆形腔内壁下方通过单向出气管与净化箱内壁连接,所述净化箱内壁上方连接有排气管。本发明通过扇叶转动不断掠过磁板,使得磁板间断性的在储液腔内壁上下滑动,使得储液腔内的双氧水间断性进入反应腔内,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双氧水被分解为水和氧气,生成的氧气通过出气孔从排气管排出,对地下空间进行增氧,避免地下空间空气中氧气含量较低,使得工作人员在缺氧的情况下高强度作业,危害身体健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工程用空气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地下工程是指深入地面以下为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所建造的地下土木工程,在地下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大量的酸性气体和粉尘,严重污染地下的施工环境。
地下工程内存在的粉尘不仅会影响工作人员的作业实现,降低工作效率,而且粉尘的存在还会飘散在工作设备中,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并且伴随着工作人员不断吸入酸性气体和粉尘,会对人体呼吸道带来损伤,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地下空间较为封闭,其内部通风效果较差,使得地下空间空气中氧气含量较低,会使得工作人员在高强度作业时会发生缺氧的情况,危害身体健康。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地下工程用空气净化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地下工程用空气净化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下工程用空气净化设备,包括净化箱,所述净化箱内填充有水溶液,所述净化箱上端开设有圆形腔,所述圆形腔内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多个扇叶,其中一个所述扇叶采用磁性材料制成,所述圆形腔内壁上方连接有单向进气管,所述圆形腔内壁下方通过单向出气管与净化箱内壁连接,所述净化箱内壁上方连接有排气管,所述净化箱上端开设有储液腔,所述储液腔内填充有双氧水,所述净化箱上端开设有反应腔,所述反应腔内填充有二氧化锰,所述反应腔位于储液腔下方设置,所述储液腔内壁通过出液口与反应腔内顶部连接,所述储液腔内顶部通过复位弹簧固定连接有磁板,所述磁板下端固定连接有与出液口配合的堵柱。
优选地,所述单向出气管位于反应腔下方水平设置,所述反应腔下端开设有多个与单向出气管连通的出气孔,多个所述出气孔内固定连接有滤网。
优选地,所述圆形腔内顶部固定连接有永磁铁,所述永磁铁与扇叶相吸。
优选地,所述净化箱下端开设有滑塞腔,所述滑塞腔内壁滑动连接有多个磁性滑塞,所述净化箱内底部滑动连接有多个与磁性滑塞相吸的搅拌杆,多个所述磁性滑塞之间通过导电弹簧固定连接,所述导电弹簧靠近滑塞腔内壁的一端与滑塞腔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圆形腔内壁固定连接有永磁块,所述永磁块上插接有导线框,所述导线框与导电弹簧耦合连接。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单向进气管、单向出气管和扇叶,气体从单向进气管进入后会带动扇叶转动,进而将气体的动能转变为扇叶的动能,无需其他驱动机构,且气体通过单向出气管进行净化箱内,使得水溶液对废气中的酸性气体和粉尘进行吸收,对气体进行净化处理;
2、通过设置储液腔、复位弹簧、磁板和反应腔,扇叶转动带动采用磁性材料制成的扇叶不断掠过磁板上方,使得磁板在扇叶和复位弹簧的作用下间断性的在储液腔内壁上下滑动,使得储液腔内的双氧水间断性进入反应腔内,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双氧水被分解为水和氧气,生成的氧气通过出气孔排至单向出气管内,并从排气管排出,对地下空间进行增氧,避免地下空间空气中氧气含量较低,使得工作人员在缺氧的情况下高强度作业,危害身体健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圣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圣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86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