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油滤清器、燃油系统及燃油系统的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18067.9 | 申请日: | 2020-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1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 发明(设计)人: | 卢元辉;贾小丽;宋大伟;李增增;张鹏涛;盛闯;王玉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M37/32 | 分类号: | F02M37/32;F02M37/04;F02M37/00;F02D4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何家鹏 |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燃油 滤清 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燃油滤清器。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燃油系统和一种燃油系统的控制方法,本发明提出的燃油系统的控制方法通过ECU控制滤芯数量,在启动时单一滤芯参与工作,减少整个低压油路的排气容积,对应的排气时间较少,较少对输油泵低速能力的苛刻要求,减少了发动机的启动时间,提升发动机的起动性能。发动机负荷工作时,根据发动机的实时工况控制参与工作的滤芯的数量,实现滤芯的相继工作状态,更大限度的提升系统工作潜能,并且与报警装置结合,实现更精确的保养判定。在滤芯需要维护时可以实现不停机换滤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油滤清器。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燃油系统和一种燃油系统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燃油滤清器在正常工作中,每个滤芯都参与过滤;无法跟从发动机工况变化,尤其在低速和起动时,发动机功率小,输油泵流量小,而燃油滤清器体积太大导致充油排气的时间过长,导致发动机轨压建立慢,车辆启动困难的问题。并且,现有发动机通常一款配置覆盖多个功率段,或者一个滤清器总成在多个发动机配置上使用,滤清器往往出现冗余的现象,无法智能化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根据发动机工况智能控制燃油滤清器的滤芯工作数量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燃油滤清器,所述燃油滤清器包括包括电磁阀和相互并联的多个滤芯,所述滤芯设有进油口,所述电磁阀用于控制所述多个滤芯的所述进油口的开启或关闭。
本发明提出的燃油滤清器包括多个相互并联滤芯,通过设置电磁阀控制滤芯的进油口的开启或关闭,电磁阀可以是多种形式,例如电动换向阀,通过电动换向阀的多个输出口与多个阀芯的进油口一一对接,使电动换向阀通过转动阀芯而控制进油口的启闭。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燃油系统,所述燃油系统包括:
油箱;
输油泵,所述输油泵用于从油箱泵送燃油;
ECU;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的燃油滤清器,所述燃油滤清器的入口与所述油箱连通,所述燃油滤清器的出口与所述输油泵连通,所述电磁阀与所述ECU电连接;
与所述ECU电连接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燃油滤清器的燃油出口处的压力。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的燃油系统通过ECU控制电磁阀,进而控制多个滤芯的进油口的启闭,实现燃油滤清器参与工作的滤芯数量与发动机的工况相关联,发动机怠速时,单个滤芯参与工作,减少排气时间,加快建立轨压;发动机启动成功后判断燃油系统是否异常,如异常,启动多级滤芯工作状态,实现滤芯故障冗余;发动机负荷工况时,ECU实时计算发动机需求油量并进行判断,根据发动机实时工况选择适宜数量的滤芯参与工作,提高效率,避免冗余。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磁阀为电动换向阀,所述电动换向阀包括输入口和多个输出口,所述多个输出口与所述多个阀芯对应连通,所述输入口选择性地与所述多个输出口中至少一个所述输出口连通,并且所述输入口与所述油箱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输出口包括第一输出口、第二输出口和第三输出口,所述多个滤芯包括与所述第一输出口连通的第一滤芯、与所述第二输出口连通的第二滤芯和与所述第三输出口连通的第三滤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燃油系统还包括用于监测共轨管的压力的轨压传感器和用于监测所述油箱的出油量的流量计量单元,所述轨压传感器和所述流量计量单元均与所述ECU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80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