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椎间孔镜的手术机器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17726.7 | 申请日: | 2020-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63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 发明(设计)人: | 王伯尧;曹晓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34/30 | 分类号: | A61B34/30;A61B17/00;A61B17/16;A61B18/14 |
| 代理公司: | 成都其高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4 | 代理人: | 廖曾 |
| 地址: | 21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椎间孔镜 手术 机器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椎间孔镜的手术机器人,包括固定手柄和旋转手柄,所述固定手柄和旋转手柄均设置有弹片,两组所述弹片对应设置;所述固定手柄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另一侧设置有圆杆;所述圆杆右端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底端和活动端;所述圆杆内侧设置有能够左右移动的连杆;所述连杆一端与旋转手柄连接,另一端与活动端连接。通过设置底端和活动端,当确定好需要的摘除的突出组织时,能够快速进行固定夹持然后摘除,夹持过程稳定,摘除过程用时较短,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椎间孔镜的手术机器人。
背景技术
椎间孔镜是从病人身体侧方或者侧后方进入椎间孔,在安全工作三角区实施手术。在椎间盘纤维环之外做手术,在内窥镜直视下可以清楚的看到突出的髓核、神经根、硬膜囊和增生的骨组织。然后使用各类抓钳摘除突出组织、镜下去除骨质、射频电极修复破损纤维环。椎间孔镜技术与其相比具备创伤更小,出血更少,麻醉更简便,术后恢复更快及经济负担更轻等明显的优势。
在用椎间孔镜进行手术的过程中,现有的抓钳摘除突出组织时,抓钳与突出组织容易脱落,需要反复固定摘除,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了手术的难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椎间孔镜的手术机器人,通过设置底端和活动端,当确定好需要的摘除的突出组织时,能够快速进行固定夹持然后摘除,夹持过程稳定,摘除过程用时较短,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效率。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椎间孔镜的手术机器人,包括固定手柄和旋转手柄,所述固定手柄和旋转手柄均设置有弹片,两组所述弹片对应设置;所述固定手柄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另一侧设置有圆杆;所述圆杆右端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底端和活动端;所述圆杆内侧设置有能够左右移动的连杆;所述连杆一端与旋转手柄连接,另一端与活动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端与圆杆连接,所述活动端与圆杆铰接连接,所述底端设置在圆杆的下侧,所述活动端设置在圆杆的上端,所述活动端与底端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底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为半球形,所述凹槽底部设置有通孔;所述底端内侧设置有毛刺;所述毛刺在底端内均匀设置。
优选的,所述活动端内侧设置有固定针;所述固定针在活动端内均匀设置。
优选的,所述底端设置有剪切槽;所述毛刺设置在剪切槽内侧,所述活动端设置有剪切片;所述剪切片与 剪切槽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旋转手柄与固定手柄通过转轴连接。
优选的,所述旋转手柄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滑柱,所述连杆与滑柱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手柄和旋转手柄下端均设置有圆环;两个所述弹片能够互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圆杆、底端和活动端外表面粗糙度不大于Ra.;所述连杆圆周表面粗糙度和圆杆内表面粗糙度均不大于Ra.。
优选的,所述固定手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花纹;所述活动端设置有球形槽。
优选的,所述毛刺之间的空隙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端为圆锥体。
优选的,为了提高本装置的工作效率,所述圆杆的长度L1与连杆的长度L2满足以下关系:
L1:L2=1:(1.1-1.3);
式中:L1、L2的单位均为mm。
优选的,为了更进一步的缩短手术时间,操作者能够灵活使用本装置,所述活动端的长度L4、两个圆环圆心之间的距离L3满足以下关系:
L4=2M·L3·Sin(α/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77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