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服装图形识别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17411.2 | 申请日: | 2020-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5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 发明(设计)人: | 王雅静;宋丹;曾晓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工程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6F30/12 | 分类号: | G06F30/12;G06F16/532;G06F16/583;G06K9/46;G06K9/62;G06Q10/10;G06Q50/04;G06F11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范国刚 |
| 地址: | 4111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服装 图形 识别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服装图形识别系统,涉及服装设计技术领域,包括收集模块、版型模块样板库、图像识别模块、比对模块、修改模块、样板打制模块和目标物轮廓。该服装图形识别系统,将图像识别技术与服装工业制版技术相结合,通过信息化处理选取最接近新样板的大货样板,减少了企业因大批量重复制版效率低,成本高的局面,突破了现有服装行业版师的制作版图的过程和规律,通过图形数据比较,筛选出相同或最为相近的基础样板,通过局部调整,形成生产所需样板,减少了制版师重复制版的过程,降低了对样板师傅专业能力的技术要求,提高了生产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装设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服装图形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根据《服装结构设计及其应用》和《服装创意制版与裁剪》等书籍文献的阐述,现有服装制版技术主要分为两类,其中一类为平面裁剪法这种方法首先考虑人体特征、款式造型、控制部位的尺寸、放松量等,运用细部规格的分配比例、计算方法或基础样板的变化等技术手法,在布料上平面制图的裁剪方法。此方法是一种平面划样、公式计算或原型推算、分割处理的裁剪技术,大都采用比例分配和调节数来求得结构图中每条线段长度和各部位的界线。分配比例的分值大小和调节数的加减量随不同的方法而不同,目前衣片的主要部位普遍采用公式计算的方法。另一类为立体裁剪法这种方法是直接在选定的人体模型上铺放平纹棉布进行造型,用别针把布别住,求得服装的轮廓,并作出款式线,然后在别针所在位置作上标记,并进行平面展开而成为样板的裁剪方法。
目前现在主流的服装CAD制版,是利用计算机工具,结合制版师个人经验进行制图,工具较多,参数设计复杂,要求制版师具有极高的专业技能,及需要有丰富的制版经验,技术要求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服装图形识别系统,具备制版速度快和技术要求低的优点,解决了制版速度慢和技术要求高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服装图形识别系统,包括收集模块、版型模块样板库、图像识别模块、比对模块、修改模块、样板打制模块和目标物轮廓,所述收集模块通过网络与版型模块样板库相连接,所述版型模块样板库通过网络与图像识别模块相连接,所述图像识别模块通过网络和比对模块相连接,所述比对模块通过网络与修改模块相连接,所述修改模块通过网络与样板打制模块相连接,所述目标物轮廓通过网络与图像识别模块相连接。
进一步的,该服装图形识别方法使用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首先通过收集模块收集文件,进行传输使用,填充到版型模块样板库的内部,从而丰富版型模块样板库的内容;
步骤二:通过图像识别模块对目标轮廓进行轮廓识别,并通过图像识别模块对版型模块样板库内部文件进行识别;
步骤三:通过比对模块对图像识别模块识别后的目标轮廓和图像识别模块从版型模块样板库识别后的文件进行对比,去除不比配的文件,如果对比结果全部匹配,则直接进行步骤五,如果对比结果不匹配,则进入步骤四;
步骤四:通过修改模块中对比对模块中图形不符的文件进行样式修改,使文件与图像识别模块识别后的目标轮廓相匹配;
步骤五:确定基础样板,然后通过样板打制模块将基础样板数据调整成客户要求的尺寸,完成样板打制。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模块包括非DPF标准格式、DPF标准格式和转换模块,所述非DPF标准格式通过网络与转换模块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点在于收集模块涵盖包括非DPF标准格式和DPF标准格式,涵盖面广泛,其中DPF标准格式的文件无需转换,可以直接进行传输使用,根据模板的样式填充到版型模块样板库的内部,从而丰富版型模块样板库的内容,而非DPF标准格式的文件可以通过转换模块,将非DPF标准格式的文件转换成DPF标准格式的文件,从而进行传输使用,然后根据板的样式填充到版型模块样板库的内部,从而丰富版型模块样板库的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工程学院,未经湖南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74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淀粉-蛋白基复合膜材料
- 下一篇:一种激光剥蚀方法及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