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脸识别安防系统及可疑人员检测与预警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17399.5 | 申请日: | 2020-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77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峰;张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标准化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62;G06T7/20;G06T7/44;G06T17/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时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8 | 代理人: | 陈旭燕 |
| 地址: | 51011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识别 系统 可疑 人员 检测 预警 方法 | ||
1.一种可疑人员检测与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疑人员检测与预警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一,通过多个不同位置的摄像头对不同的监控区域进行实时监控,获取摄像头采集的监控区域内人员的人脸图像;
所述对不同的监控区域进行实时监控时,首先对监控图像内的人脸进行精确定位,获取摄像头采集的监控区域内人员的人脸图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对人脸上的多个关键点如眼角点、嘴角点的随机森林分类器分别训练,再综合嘴角和眼角点的位置关系,定位人脸关键点;
将以眼角和嘴角6个点S=(x1,y1,…,x6,y6)的6个图像块送入其本身的随机森林分类器后得到的概率之和是最大的图像块;
预先对训练集中人工标定的6个关键点的位置进行主分量分析(PCA),得到前m个PCA参数;
将PCA参数加入惩罚项最后通过联合优化得到其关键点的定位结果;
所述联合优化采用的具体方法为:
将初始的6个点的位置设置为当δ>0.5时,则执行:
1)划定初始6个点S周围5×5块内,将随机森林分类器输出的概率最大的6个点位置检测并选择,然后代替即为
2)优化最优的m个PCA参数αi(i=1,…,m),使得:
3)计算δ=||αnew-α||,令α=αnew;
输出最优的参数α,通过α得到最优的6个点位置S(α);
步骤二,对人脸图像进行预处理,消除人脸图像采集过程中不同的光照强度、人脸姿态与摄像机焦距远近带来的影响;
步骤三,提取人脸图像中的人脸特征,并对具有相同人脸特征的人脸图像在监控区域内出现的次数和活动轨迹行为数据进行记录;
步骤四,将所述活动轨迹行为数据与异常行为特征库中的特征数据进行对比,以判断所述活动轨迹行为数据是否包括异常行为数据;
步骤五,若所述活动轨迹行为数据包括异常行为数据,则确定该活动轨迹行为数据的所属人员为可疑人员,进入步骤七,否则无操作;
步骤六,计算步骤二中提取的人脸特征与可疑人员数据库中的可疑人员的人脸特征的相似度;
步骤七,当人脸特征的相似度达到设定阈值时,判断与所述人脸特征对应的人员为可疑人员;
步骤八,若为可疑人员,将可疑人员的行为数据或可疑人员数据库中相匹配的人员信息,以及采集到可疑人员摄像头所处的位置信息发送到监控中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疑人员检测与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对人脸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1)对由于不同的成像距离及人脸姿势造成的人脸角度倾斜和尺寸上的差异进行矫正;
(2)对不同的光照强度、光源方向环境下取得的人脸图像进行补偿,实现对单纯由光照变化造成图像信号变化的减弱;
(3)通过对原始图像的灰度非线性变换,使其直方图达到基本均匀分布,对图像灰度值的动态范围进行扩充,使图像整体对比度和清晰度得到增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疑人员检测与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人脸图像中的人脸特征包括形状特征和纹理特征;
所述形状特征的提取方式为:从人脸图像中提取关键的特征点,这些特征点包括人脸轮廓、眼睛、眉毛、鼻尖及嘴巴等多个位置,在得到这些特征点位置后,利用特征点间的几何位置关系计算人脸形状特征;
所述纹理特征的提取方式为:首先分块处理人脸图像,然后采用LBP算子提取纹理特征,再拼接所有提取到的纹理特征形成新的纹理持征,最后通过LDA 变换降维后得到最终的纹理特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疑人员检测与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人脸图像中提取关键的特征点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多张人脸图像生成三维人脸模型;
2)对三维人脸模型进行预切割;
3)提取三维人脸的纵向轮廓线和横向轮廓线,利用轮廓线提取人脸五官特征点;
4)利用轮廓线和特征点计算人脸偏移量和旋转量,并矫正人脸;
5)重复步骤3)-4)逐次改善效果,直到误差小于给定阈值或达到迭代次数的上限;
6)对人脸进行再切割和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标准化研究院,未经广州市标准化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739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多视图视频流的通用图块编码
- 下一篇:一种深水海洋平台的桩基安装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