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车轮悬挂减震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16807.5 | 申请日: | 2020-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9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 发明(设计)人: | 李洁;蒋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航迅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G15/02 | 分类号: | B60G1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郭童瑜 |
| 地址: | 212400 江苏省镇江市句容***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车轮 悬挂 减震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领域,具体是一种电动汽车车轮悬挂减震装置,包括悬挂主体和车轮,所述悬挂减震机构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内部开设有存放腔,所述安装座内开设有位于存放腔左右两侧的驱动腔,所述驱动腔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电动伸缩机构,存放腔的上端设置有翻转板,翻转板的左右两端内嵌有翻转电机,所述翻转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翻转轴,所述翻转轴的外侧设置有翻转座,所述第一电机伸缩机构的上端与翻转座连接,翻转板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减震组件,本装置的结构设置,减震效果好,并且可以给人们提供足够的时间去维修更换,保证使用的舒适性,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领域,具体是一种电动汽车车轮悬挂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典型的悬挂系统结构由弹性元件、导向机构以及减震器等组成,个别结构则还有缓冲块、横向稳定杆等。弹性元件又有钢板弹簧、空气弹簧、螺旋弹簧以及扭杆弹簧等形式,而现代轿车悬挂系统多采用螺旋弹簧和扭杆弹簧,个别高级轿车则使用空气弹簧。悬挂系统是汽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它把车架与车桥弹性地联系起来,关系到汽车的多种使用性能。从外表上看,轿车悬挂系统仅是由一些杆、筒以及弹簧组成,但千万不要以为它很简单,相反轿车悬架是一个较难达到完美要求的汽车总成,这是因为悬挂系统既要满足汽车的舒适性要求,又要满足其操纵稳定性的要求,而这两方面又是互相对立的。比如,为了取得良好的舒适性,需要大大缓冲汽车的震动,这样弹簧就要设计得软些,但弹簧软了却容易使汽车发生刹车“点头”、加速“抬头”以及左右侧倾严重的不良倾向,不利于汽车的转向,容易导致汽车操纵不稳定等。
中国专利(公告号CN 209700330 U)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车轮悬挂减震装置,悬挂主体的两端安装有减震器,减震器外侧套接有压缩弹簧,减震器的底部通过推力杆与螺旋弹簧连接,减震器是用来抑制螺旋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为加速车架与车身振动的衰减,以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压缩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压缩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震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用来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之间的力和力扭,并且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并衰减由此引起的震动,以保证汽车能平稳地行驶。该装置虽然可以对弹簧跳动进行一定的抑制,但是其效果有限,并且弹簧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弹性会降低或者损坏,这时,人们不能及时的进行更换,需要到修理店,这段路程车子会失去减震效果,影响使用的舒适性,降低装置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车轮悬挂减震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汽车车轮悬挂减震装置,包括悬挂主体和车轮,所述悬挂主体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悬挂减震机构,所述悬挂减震机构的外侧通过通过卡盘连接有稳定器,所述稳定器安装在车轮上,所述悬挂减震机构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内部开设有存放腔,所述安装座内开设有位于存放腔左右两侧的驱动腔,所述驱动腔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电动伸缩机构,存放腔的上端设置有翻转板,翻转板的左右两端内嵌有翻转电机,所述翻转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翻转轴,所述翻转轴的外侧设置有翻转座,所述第一电机伸缩机构的上端与翻转座连接;翻转板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安装在翻转板上的第一减震座,所述第一减震座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减震腔,所述第一减震腔的内部下端设置有推力杆,所述推力杆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减震弹簧,推力杆的上端设置有减震块,所述减震块的左右两侧为弧形机构,减震块的上端通过推杆连接有减震盘,第一减震腔的上部左右对称的开设有第二减震腔,所述第二减震腔的内部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减震弹簧,伸缩杆的外端设置有弧形滑块,所述弧形滑块与减震块的弧形面滑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减震块的左右两侧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限位板。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板的外端与第一减震腔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航迅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航迅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68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