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捕鱼投料一体化光伏支架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16668.6 | 申请日: | 2020-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35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淼 |
主分类号: | A01K61/80 | 分类号: | A01K61/80;A01K61/10;A01K74/00;H02S20/00;F24S30/422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万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8 | 代理人: | 陈轩;刘茂龙 |
地址: | 233010 安徽省蚌埠***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捕鱼 投料 一体化 支架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捕鱼投料一体化光伏支架,包括设置在池塘中竖直设置的支架(1),所述支架(1)设有多个且等间距分布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转动连接有多个连接环(2),所述连接环(2)外侧固定连接有阻隔网(3),所述阻隔网(3)顶端通过连接机构(4)固定连接有控制机构(5),所述控制机构(5)能够通过温度的变化实现自身的转动,所述控制机构(5)顶端设有由控制机构(5)控制出料的储料箱(6),所述储料箱(6)与支架(1)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机构(5)由固定件(52)以及转动壳体(51)组成,所述固定件(52)为套筒状结构,且所述固定件(52)轴向固定在支架(1)外侧,所述转动壳体(51)密封转动连接在固定件(52)外侧,所述转动壳体(51)与固定件(52)之间设有膨胀腔(53),所述固定件(52)位于膨胀腔(53)内固定连接有与膨胀腔(53)密封滑动连接的固定板(521),所述转动壳体(51)位于膨胀腔(53)内固定连接有与膨胀腔(53)密封滑动连接的转动板(511),膨胀腔(53)位于转动板(511)的一侧填充膨胀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捕鱼投料一体化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网(3)竖直设置,且所述阻隔网(3)宽度等于相邻支架(1)之间的垂直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捕鱼投料一体化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箱(6)底端与转动壳体(51)紧密贴合设置,所述储料箱(6)内设有储料室(61),所述储料室(61)底端设有出料口(62),所述转动壳体(51)上设有竖直且能够与出料口(62)重合设置的通槽(5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捕鱼投料一体化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4)由连接杆(41)、推力弹簧(42)、限位槽(43)以及控制块(44)组成,所述连接杆(41)与转动壳体(51)竖直滑动连接,所述控制块(44)与连接杆(41)固定连接设置,所述推力弹簧(42)两端与转动壳体(51)以及控制块(44)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槽(43)设置在阻隔网(3)上,所述连接杆(41)竖直滑动连接在限位槽(43)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捕鱼投料一体化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2)内部通过发条弹簧(21)与支架(1)转动连接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捕鱼投料一体化光伏支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常态下,不同的温度将会使得膨胀液的体积不同,进而实现膨胀液将会通过转动板(511)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转动壳体(51)转动;
S2、当温度处于适合鱼群进食的时候,转动壳体(51)将会转动至通槽(512)与出料口(62)重合处,进而实现对于鱼群的自动投喂;
S3、多个阻隔网(3)将会使得鱼群在不同投喂点进行吃食时将会游动更大的距离,进而能够使得鱼群在池塘中活动量更大,进而增强鱼群的活性,提高鱼群的胃口,有利于鱼群的生长;
S4、需要捕捞时,将连接机构(4)与阻隔网(3)分离,阻隔网(3)将会在发条弹簧(21)的作用下转动复位,进而实现不同支架(1)上的阻隔网(3)将会共同组成“鱼道”结构,进而通过“鱼道”方便对于鱼群的捕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淼,未经张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666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