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O2 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15539.5 | 申请日: | 2020-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13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程纲;张宝;向晓晨;李素敏;赵柯;杜祖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6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奇 |
地址: | 475001***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o base sub | ||
本发明涉及能源转化与储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CO2催化还原装置和方法。本发明的CO2催化还原装置包括摩擦纳米发电机和微等离子体组件;所述微等离子体组件包括放电电极和工作电极板;所述放电电极和工作电极板分别与所述摩擦纳米发电机的两个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所述工作电极板与放电电极相对的一面负载有CO2还原催化剂,本发明的装置可以利用机械能实现低温下CO2分子的催化还原反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源转化与储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CO2催化还原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过渡使用化石资源,导致大量的CO2气体排放,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CO2不仅仅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也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碳资源。将其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学品和燃料是同时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一种具有前景的途径。由于CO2分子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惰性,导致其转化需要大量的能量摄入或过量的助剂。从热力学的角度,传统的加热方式断裂CO2,需要在非常苛刻的条件下进行,并且转化率很低。此外,目前热催化转化所需的能量主要通过化石资源的燃烧获得,不能从根本上解决 CO2排放量增加的问题。从理想途径上讲,CO2还原所采用的能源最好来自清洁的、储量丰富的、可再生的能源。
机械能包括风能、水能、海洋能、雨滴能等,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具有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来源的潜能,然而目前尚未有采用机械能实现室温下高效还原CO2的先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O2催化还原装置和方法,可以利用机械能实现低温下CO2分子的催化还原反应。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O2催化还原装置,包括摩擦纳米发电机和微等离子体组件;所述微等离子体组件包括放电电极和工作电极板;所述放电电极和工作电极板分别与所述摩擦纳米发电机的两个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所述工作电极板与放电电极相对的一面负载有CO2还原催化剂。
优选的,所述摩擦纳米发电机为独立层式、单电极式、平动式或滑动式的摩擦纳米发电机。
优选的,所述放电电极为放电探针或者为放电电极板。
优选的,所述摩擦纳米发电机和微等离子体组件之间还包括整流桥,所述整流桥的两个交流输入端与所述摩擦纳米发电机的两个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整流桥的两个直流输出端分别与放电电极和工作电极板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CO2还原催化剂包括氧化硅、氧化镍、氧化铁、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铜、氧化铟、氧化铝、氧化钴、氧化钒、氧化铬、氧化锗、氧化铁、氧化锰、氧化锆、三氧化二铋、氧化钙、氧化铈、钛酸锶、氧化镁、四氧化三钴、氧化镓和钛酸钡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CO2还原催化剂的负载量为1~10mg/cm2。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O2催化还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上述方案所述的CO2催化还原装置的微等离子体组件置于含有CO2的环境中,使摩擦纳米发电机工作输出电压,驱动所述微等离子体组件产生微等离子体,所述微等离子体与工作电极板表面的CO2催化剂对CO2进行催化还原。
优选的,所述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转速大于0rpm且小于等于1000rpm。
优选的,所述微等离子体组件的放电距离大于0mm且小于等于0.2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大学,未经河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55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