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水稻冠层长势的稻田水分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15321.X | 申请日: | 2020-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96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陈松;王丹英;章秀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G01D2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沈渊琪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水稻 长势 稻田 水分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水稻冠层长势的稻田水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将液位检测模块(1)插入稻田,利用液位检测模块(1)检测稻田的水分情况;
S2:将冠层监控模块(2)安置于稻田中,利用冠层监控模块(2)检测冠层光照辐射截获率SR;
S3:以液位检测模块(1)检测到的水分情况和冠层监控模块(2)检测到的冠层光照辐射截获率SR为依据,控制灌溉模块(3)对稻田进行自动灌溉,灌溉策略包括:
S3.1:当检测到稻田的水位高于预设的最高水位时,不进行灌溉;
S3.2:当检测到稻田的水位处于预设的最低水位与最高水位之间,且SR小于A时,进行灌溉;
S3.3:当检测到稻田的水位处于预设的最低水位与最高水位之间,且SR小于B,大于A时,不进行灌溉;
S3.4:当检测到稻田的水位处于预设的最低水位与最高水位之间,且SR大于B时,不进行灌溉;
S3.5:当检测到稻田的水位低于预设的最低水位时,且SR小于A时,进行灌溉;
S3.5:当检测到稻田的水位低于预设的最低水位时,且SR小于B,大于A时,不进行灌溉;
S3.5:当检测到稻田的水位低于预设的最低水位时,且SR大于B时,进行灌溉;
其中,A为无效分蘖期开始时的冠层光照辐射截获率,B为幼穗分化开始时的冠层光照辐射截获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水稻冠层长势的稻田水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冠层监控模块(2)通过检测冠层上方10-20cm区域内测定的值确定太阳有效辐射入射值,冠层监控模块(2)通过检测冠层内部,土层以上10-20cm区域内测定的值确定太阳有效辐射透射值,冠层光照辐射截获率SR=1-透射值/入射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水稻冠层长势的稻田水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将测得的冠层光照辐射截获率SR带入公式(H1),拟合得到冠层光照截获率增长基准速率、最大截获率和初始截获率,再将得到的最大截获率和初始截获率代入公式(H2),确定冠层发育增率转折的时间tA,最后将该冠层发育增率转折的时间tA带入公式(H1)得到A;
其中,a为最大截获率,b为初始截获率,c为冠层光照截获率增长基准速率,t为时间,e为自然常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水稻冠层长势的稻田水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的A为40-60%,B为80-90%。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一种基于水稻冠层长势的稻田水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检测模块(1)包括液位探测室(10)和设置于液位探测室(10)内的液位传感器(11),液位传感器(11)设定最低水位与最高水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水稻冠层长势的稻田水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的具体操作包括:在水稻株行间开洞,并取出土壤,然后插入液位探测室(10),埋入土层20-40cm,剩余部分高出土面,再将液位传感器(11)调整为液位上限标记高出土面3-8cm,液位下限标记低于土面12-18cm,配置液位传感器(11)后,将液位探测室(10)上部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一种基于水稻冠层长势的稻田水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冠层监控模块(2)包括监控支架,监控支架包括下部横向支架(20)和上部竖直支架(21),上部竖直支架(21)上设置冠层外光照传感器(22),下部横向支架(20)上设置冠层内光照传感器(2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水稻冠层长势的稻田水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的具体操作:将监控支架固定在稻田中,确保下部横向支架(20)安置在土面以上20cm处,冠层外光照传感器(22)与冠层内光照传感器(23)距离140-180cm。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一种基于水稻冠层长势的稻田水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控制灌溉模块(3)对稻田进行自动灌溉的实现方式包括:液位检测模块(1)和冠层监控模块(2)分别将液位监测信号与光照信号接入信号处理与无线发送模块(4),信号处理与无线发送模块(4)对信号进行处理后再发送到接收端(5),接收端(5)控制灌溉模块(3)进行灌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稻研究所,未经中国水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532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