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铜盐抗氧化体系及其在尼龙材料中的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14803.3 | 申请日: | 2020-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1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 发明(设计)人: | 李欣欣;刘耀;丁剑峰;夏浙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K13/02 | 分类号: | C08K13/02;C08K3/16;C08K3/04;C08K5/098;C08K5/526;C08K5/372;C08K5/524;C08L77/02;C08L23/08;C08K13/04;C08K7/06;C08K3/34;C08J5/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铜盐抗 氧化 体系 及其 尼龙 材料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提供了一种复合铜盐抗氧化体系及其在尼龙材料中的应用。所述复合铜盐抗氧化体系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铜盐5‑30%,卤素化合物10‑80%,碳纳米管0‑10%,石墨烯0‑10%,辅助抗氧剂10‑75%,润滑剂4‑10%。当将上述复合铜盐抗氧化体系应用于纤维增强尼龙材料时,复合铜盐抗氧化体系中各组分协同发挥作用,所得纤维增强尼龙材料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氧化性能和机械性能,可长期在150℃的环境下使用,提高了尼龙的高温使用寿命。且制备方法简单,可控性强,适于工业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铜盐抗氧化体系及其在尼龙材料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在航空、汽车、基础构建等不同领域。然而,高分子材料在加工、贮存和使用过程中, 受到光、热与生物侵蚀等内外因素的影响, 产生降解,发生老化现象。氧是引起高分子材料老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氧的渗透性和高活性, 会进攻高分子主链上的薄弱环节, 形成高分子过氧自由基或过氧化物, 然后在此部位引起主链的断裂,聚合物分子量显著下降, 聚合物性能下降。因此为了延缓高分子材料的氧化过程,延长产品使用寿命,通常向材料中添加抗氧剂。目前市场上通用的抗氧剂有:胺类、酚类、苯并呋喃酮类、硫代酯类、亚磷酸酯类、肟类、酰肼等抗氧剂。胺类抗氧剂由于污染性、毒性和易生色性等缺点限制了应用。酚类抗氧剂一般抗氧效能较胺类弱。苯并呋喃酮类可能存在潜在毒性。肟类和酰肼类主要针对的是金属离子产生的影响。硫代酯类、亚磷酸酯类一般作为一种辅助抗氧剂,需要与主抗氧剂配合使用。并且,这些抗氧剂性能都难以满足使用要求,因此研究一种新型抗氧化体系具有较高的产业价值。
尼龙作为常用塑料表现出力学强度高、结晶速率快、耐溶剂性优异等特点,在通讯、航空、机械、汽车等领域有很大的应用前景。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对材料的耐温能力也有了较高的要求,而尼龙中-NHCO-基团的强极性易导致尼龙结构在热氧环境下被破坏,减少尼龙材料使用寿命。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耐高温改性,才能满足其应用需求。通常向尼龙材料中添加抗氧剂提高耐高温老化性。常用的抗氧剂为胺类抗氧剂、酚类抗氧剂。尽管胺类抗氧剂有高度的抑制作用,但是抑制氧化过程中产生的中间物会污染高聚物,限制了其应用。酚类抗氧剂对尼龙的抗氧化效果一般,且价格昂贵。CN102786793A公开了一种改性尼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添加0.1-2wt%的复合铜盐抗氧剂,此复合铜盐抗氧剂为 50-90%碘化钾和 10%-40%碘化亚铜的混合物,或者是50-90%溴化钾和 10-40%碘化亚铜的混合物。CN108264760A公开了一种抗水解耐高温聚酰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加入碘化铜、醋酸铜与碘化钾等。提高复合材料的耐高温性能。然而,这些抗氧剂组合改性尼龙材料的长期耐高温温度在140℃以下。仍然难以满足尼龙材料长期在140℃-180℃高温条件下的刚度、强度和使用寿命的要求。碳纳米管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一维量子材料。碳纳米管外表面的大π键提供了碳纳米管与自由基以非共价键复合的化学基础。石墨烯是一种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石墨烯可以吸附各种原子和分子,并有自由基吸附的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性能优异、配方合理、工艺简单的新型复合铜盐抗氧化体系,并应用于尼龙材料中,达到较好的耐高温性能。
具体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铜盐抗氧化体系,其中,所述复合铜盐抗氧化体系中含有铜盐,卤素化合物,碳纳米管或石墨烯,辅助抗氧剂,润滑剂。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铜盐抗氧化体系,其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比如下:铜盐5-30%,卤素化合物10-80%,碳纳米管0-10%,氧化石墨烯0-10%,辅助抗氧剂10-75%,润滑剂4-10%。
进一步的,所述铜盐为无机酸或有机酸的正一价或正二价铜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48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药柜
- 下一篇:一种可降解塑料母粒处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