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源互联网系统中的备自投仿真计算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14748.8 | 申请日: | 2020-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0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芬;饶赟;宋尧;宁楠;廖清阳;杨芸懿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H02J3/00;G06F113/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刘小莉 |
| 地址: | 5500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源 互联网 系统 中的 仿真 计算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源互联网系统中的备自投仿真计算方法,包括在调度员培训仿真系统中建立备自投参数模型;所述调度员培训仿真系统培训开始后,根据所述备自投参数模型,创建设备状态类对象和备自投装置模型类对象并基于信号和槽机制在两者间建立联接;在所述调度员培训仿真系统培训时,所述设备状态类对象和备自投装置模型类对象之间进行通信,模拟电网实际备自投装置的动作逻辑过程。减少了其它不相关备自投装置模型的无效计算,提高了计算效率;本方法的设计思想更符合实际电网中备自投装置的工作原理,同时也具有通用性,可以应用到保护装置和安全稳控装置仿真计算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源互联网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源互联网系统中的备自投仿真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调度员培训仿真系统(DTS)是一种面向电网调度员的计算机仿真软件,它提供了与实际电力系统完全一致的仿真培训环境。调度员在DTS系统中模拟电力设备发生故障后的电网状态变化过程,并进行故障定位、隔离和恢复供电操作,提高事故应急处理能力,增加实战经验。电力系统中设备发生故障后,当工作电源或工作设备因故障被断开后,备自投装置(AAT)能自动而且迅速的将备用电源或备用设备投入工作,减少停电范围和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备自投仿真计算就是对这一过程的模拟,是DTS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大大提高DTS系统仿真结果的真实性。
在DTS系统中,备自投仿真计算的一般处理过程如下:根据用户现场实际的备自投装置安装配置情况,建立相应的备自投参数模型,包括:设备状态监视组、动作开关组、动作条件逻辑判据、启动标志。当电网中有设备状态发生变化时,备自投仿真计算遍历所有的备自投参数模型,获取设备状态监视组中对应的当前的状态值,主要包括开关分合状态和设备带电状态。当这组设备状态值满足动作条件逻辑判据要求时,认为此备自投参数模型在电网的当前运行状态下,满足动作启动条件,将启动标志设置为1。在每个仿真时钟周期内,遍历所有的备自投参数模型,如果其启动标志为1,将按动作开关组中的开关列表进行动作。每次开关动作后,又会引起电网中新的设备状态变化,触发新一轮备自投仿真计算。由此可见,传统DTS系统中的备自投仿真计算,调用次数频繁,每次设备状态发生都要遍历所有的备自投参数模型,无效计算多,执行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现有存在的传统的DTS系统中的备自投仿真计算,计算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当电网中的设备状态发生变化后,只有与此设备状态相关的备自投装置模型才会启动动作条件判断,大大减少了其它不相关备自投装置模型的无效计算,解决了计算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源互联网系统中的备自投仿真计算方法,包括:在调度员培训仿真系统中建立备自投参数模型;所述调度员培训仿真系统培训开始后,根据所述备自投参数模型,创建设备状态类对象和备自投装置模型类对象并基于信号和槽机制在两者间建立联接;在所述调度员培训仿真系统培训时,所述设备状态类对象和备自投装置模型类对象之间进行通信,模拟电网实际备自投装置的动作逻辑过程。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能源互联网系统中的备自投仿真计算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建立备自投参数模型包括,所述参数模型包括设备状态监视组、动作开关组、动作条件逻辑判据和启动标志。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能源互联网系统中的备自投仿真计算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创建设备状态类对象包括,所述设备状态类对象的属性包括,设备标识、状态类型(开关分合状态、带电状态)和状态变化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47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