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出水流量控制的热水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14551.4 | 申请日: | 2020-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7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齐龙;孙钦超;滕艳青;陈路遥;高永强;吴芷红;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交通学院 | 
| 主分类号: | F24H1/18 | 分类号: | F24H1/18;F24H9/00;F24H9/18;F24H9/20;F28G7/00 | 
| 代理公司: | 青岛仟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89 | 代理人: | 纪尚旭 | 
| 地址: | 250023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出水 流量 控制 热水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出水流量控制的热水器,所述热水器包括电加热装置、水箱,第一管箱和第二管箱内分别设置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热水出口管路上设置流量传感器和阀门,用于测量单位时间产出的热水流量以及控制流量,所述流量传感器、阀门与控制器数据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测量的热水流量自动控制阀门的开度。通过上述的设置,可以根据热水器产生的热水数量来调节阀门,保证热水产出数量的恒定,避免数量过大或者过小,造成热水数量不足或者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水发生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间歇式振动除垢的热水器。
背景技术
热水器是目前家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家用电器。而且目前普遍采用电热水器,利用电热水器进行加热。在申请人在先的申请中,开发和研究了新式的盘管式的电加热盘管,例如CN106123306A,从而使得因为加热导致的其中流体的膨胀而导致的弹性管束振动,从而实现加热以及除垢效果。
但是在应用中发现,持续性的电加热器的加热会导致内部电加热装置的流体形成稳定性,即流体不再流动或者流动性很少,或者流量稳定,导致盘管振动性能大大减弱,从而影响盘管的除垢以及加热的效率。
青岛科技大学的在先的申请中,(例如申请号2019101874848),参见附图6,采用了间断式加热的方式使得盘管产生振动,但是间断式加热方式会导致一段时间内不能进行加热,导致加热功率下降。因此本发明进行了改进,采取了更合理的加热方式,提高加热效率。
但是在应用中发现,持续性的电加热器的加热会导致内部电加热装置的流体形成稳定性,即流体不再流动或者流动性很少,或者流量稳定,导致盘管振动性能大大减弱,从而影响盘管的除垢以及加热的效率,对此,本发明人进行研究,开发了一种新的能够产生周期性或者根据温度压力振动的热水器,并且已经进行了专利申请。
但是,在实践中发现,通过固定性周期性变化或者根据温度压力来调整管束的振动,会出现滞后性以及周期会出现过长或者过短的情况。因此本发明对前面的申请进行了改进,对振动进行智能型控制,从而使得内部的流体能够实现的频繁性的振动,从而实现很好的除垢以及加热效果。
目前的热水器智能化程度不高,影响加热效率,而且还会出现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在先研究的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式的智能控制振动的电加热热水器。该热水器能够提高了加热效率,从而实现很好的智能控制加热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位控制的热水器,所述热水器包括电加热装置、水箱,所述电加热装置设置在水箱中,所述水箱包括进水管和热水出口,所述电加热装置包括第一管箱、第二管箱和盘管,盘管与第一管箱和第二管箱相连通,形成加热流体封闭循环,电加热器设置在第一管箱内;盘管为一个或者多个,每个盘管包括多根圆弧形的管束,多根圆弧形的管束的中心线为以第一管箱为同心圆的圆弧,相邻管束的端部连通,从而使得管束的端部形成管束自由端;在第一管箱和第二管箱内分别设置第一电加热器和第二电加热器;第一管箱和/或第二管箱内填充相变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出口管路上设置流量传感器和阀门,用于测量单位时间产出的热水流量以及控制流量,所述流量传感器、阀门与控制器数据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测量的热水流量自动控制阀门的开度。
作为优选,如果测量的热水流量低于一定的数值,则控制器控制阀门增加开度。如果测量的热水流量高于一定的数值,控制器控制阀门降低开度。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通过如此设置,可以根据热水器产生的热水数量来调节阀门,保证热水产出数量的恒定,避免数量过大或者过小,造成热水数量不足或者浪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交通学院,未经山东交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45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