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化科用胃肠胀气治疗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14225.3 | 申请日: | 202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26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马智聪;李蕾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昌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H7/00 | 分类号: | A61H7/00;A61H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河南省许***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化 胃肠 胀气 治疗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化科用胃肠胀气治疗装置,包括放于患者肚子前端的治疗工具壳体以及治疗工具壳体两侧固定设有贴合患者腰部的侧护腰,所述治疗工具壳体的前端上部与下部固定设有紧贴患者肚皮的海绵垫,侧护腰两侧固定设有绑缚在患者腰上的固定腰带,所述固定腰带具有弹性能够适用于不同体型的患者,所述治疗工具壳体的前端设有用于按摩患者胃部的按摩结构。简而言之,本申请技术方案利用连贯而又紧凑的结构,解决了传统治疗工具在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会对患者的衣服和肚皮造成剐蹭,导致患者衣物损坏和肚皮红肿甚至出血的问题,更进一步的解决不能根据患者的皮下脂肪厚度改变按摩力度,造成患者体验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化科用胃肠胀气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治疗胃肠胀气通常都是采用按摩疗法,通过用手按摩肠胃部位或使用工具代替人工进行按摩,然而传统的胃肠胀气治疗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弊端,且该弊端的出现导致传统的胃肠胀气治疗装置已然无法满足目前医疗领域的高标准使用需求,现将胃肠胀气治疗装置所存在的弊端进行如下说明:
根据中国发明(申请号:CN201821582684.0)所公开“一种改进的消化科用胃肠胀气治疗装置”,其中公开了“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第一矩形槽,所述第一矩形槽内设有滑动装置,所述滑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矩形槽内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安装槽和放置槽,且所述放置槽位于所述安装槽的下方,所述放置槽的内部设有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放置槽槽壁上的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轴末端设有转动柱,且所述转动柱穿过所述放置槽的顶壁,位于所述放置槽内的所述转动柱的柱体上设有主动齿轮”。
但上述专利在具体实施时对患者肠胃部分进行按摩时使用的转动柱为螺旋结构,会对患者的衣服和肚皮造成剐蹭,导致患者衣物损坏和肚皮红肿甚至出血的情况,其次,每个患者体型不同,肚皮中皮下脂肪的厚度不同,不能根据患者的皮下脂肪厚度改变按摩力度,造成患者体验效果差,由此可见,设计出一种不会对患者皮肤不会造成损伤及根据患者皮下脂肪调整按摩力度的胃肠胀气治疗装置,对于目前医疗领域来说是迫切需要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化科用胃肠胀气治疗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传统治疗工具在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会对患者的衣服和肚皮造成剐蹭,导致患者衣物损坏和肚皮红肿甚至出血,不能根据患者的皮下脂肪厚度改变按摩力度,造成患者体验效果差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消化科用胃肠胀气治疗装置,包括放于患者肚子前端的治疗工具壳体以及治疗工具壳体两侧固定设有贴合患者腰部的侧护腰,所述治疗工具壳体的前端上部与下部固定设有紧贴患者肚皮的海绵垫,侧护腰两侧固定设有绑缚在患者腰上的固定腰带,所述固定腰带具有弹性能够适用于不同体型的患者,所述治疗工具壳体的前端设有用于按摩患者胃部的按摩结构,所述治疗工具壳体的后端通过螺纹孔活动设有四组力度调节结构;
所述按摩结构包括两组中心杆以及传动盘、滚动轮、传动轮与传动皮带,所述两组中心杆上固定设有若干组传动盘,所述传动盘的四周通过活动轴活动设有滚动轮,所述两组中心杆的下端固定设有传动轮,所述两组传动轮之间通过传动皮带连接,所述治疗工具壳体的前端中部固定设有隔离膜,所述两组中心杆的上端与其中一组中心杆的下端固定设有滚珠轴承,所述另一组中心杆的下端设有按摩电机,所述中心杆的下端与按摩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所述四组力度调节结构包括手拧螺丝、弹簧与转动杆,所述手拧螺丝的前端贯穿治疗工具壳体转动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套有弹簧,所述四组转动杆分别固定于按摩电机与三组滚珠轴承的后端,所述按摩电机和三组滚珠轴承均通过滑槽与治疗工具壳体滑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两组固定腰带之间设有可拆卸书包扣。
进一步,所述治疗工具壳体的内壁固定设有电热丝且位于两组中心杆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昌学院,未经许昌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42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