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剩余污泥制备厌氧颗粒污泥晶核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13474.0 | 申请日: | 2020-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5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 发明(设计)人: | 刘奕强;章晓春;何成柱;古武;朱存强;邹广东;郭玉旗;丁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C02F11/06;C02F11/00;C02F11/1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王鹏翔 |
| 地址: | 21004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剩余 污泥 制备 颗粒 晶核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剩余污泥制备厌氧颗粒污泥晶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剩余污泥液中通入臭氧使污泥充分破解并释放蛋白、多糖,得到悬浊液;将悬浊液静置分层分离出上清液,通过电石渣调节上清液的pH为6‑10,得到具有游离铵根和磷酸根的第一溶液;在第一溶液中投入MgCl2与铵根和磷酸根反应生成磷酸铵镁和磷酸钙共沉淀,分离出共沉淀,剩下的溶液作为第二溶液;将共沉淀在戊二醛溶液中浸泡后取出并投入第二溶液中,得到附着有蛋白、多糖的共沉淀,并分离出附着有蛋白、多糖的共沉淀;将附着有蛋白、多糖的共沉淀水洗、干燥、焙烧,制得厌氧颗粒污泥晶核。通过上述方法制得的晶核可以用于厌氧颗粒污泥培养,将剩余污泥资源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剩余污泥制备厌氧颗粒污泥晶核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随之而来的是工业与生活污水的大量增加,如果不及时处理,往往会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这是目前国内外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正确有效地处理污水,并遵循可持续经济发展理念,将资源利用率最大化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
污水处理一般分为物理法、生物法和化学法。物理法常用于对污水处理程度要求不高的污水。化学法常用于工业污水,处理效果显著,但费用很高,一般用于生物法的后续处理。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将污水中有机物分解氧化为稳定的无机物质,这种方法效率高,成本可控。
厌氧颗粒污泥法处理污水是目前国内外被广泛利用的污水处理方法。由于此方法的广泛使用,剩余污泥的产生量大大增加。对于剩余污泥的处理,通常使用焚烧或者填埋,这样有可能会造成更大的环境污染,同时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成本也大幅度上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剩余污泥无法资源化、可持续循环利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剩余污泥制备厌氧颗粒污泥晶核的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使剩余污泥变为厌氧颗粒污泥晶核,既可以有效利用剩余污泥资源,又可以在培养厌氧颗粒污泥时利用晶核良好的生物相容吸附性,来控制颗粒的逃逸,强化颗粒污泥的成型速度。
本发明所述利用剩余污泥制备厌氧颗粒污泥晶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剩余污泥液中通入臭氧使污泥充分破解并释放蛋白、多糖,得到污泥悬浊液;
(2)将污泥悬浊液静置分层分离出上清液,通过电石渣调节上清液的pH为6-10,得到具有游离铵根和磷酸根的第一溶液;
(3)在第一溶液中投入MgCl2与铵根和磷酸根反应生成磷酸铵镁和磷酸钙共沉淀,并分离出共沉淀,剩下的溶液作为第二溶液;
(4)将共沉淀在戊二醛溶液中浸泡2-6h,然后取出共沉淀并投入第二溶液中,得到附着有蛋白、多糖的共沉淀,并分离出附着有蛋白、多糖的共沉淀;
(5)将附着有蛋白、多糖的共沉淀水洗、干燥、焙烧,制得表面炭化的磷酸铵镁/磷酸钙共沉淀颗粒,即厌氧颗粒污泥晶核。
步骤(1)中,剩余污泥是使用菌胶团结构紧密的剩余污泥,污泥悬浊液浓度为10-15g/L;臭氧体积百分比浓度为20-30%,通入速率为4-8L/h,破解温度为25℃;破解时间为30-35min。
步骤(2)中,电石渣是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的废渣,上清液初始pH值为6左右,通过电石渣将pH向碱性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34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