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隧道工程自动化监测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11981.0 | 申请日: | 202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18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姜谙男;高建新;吴洪涛;申发义;焦明伟;段龙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7/18 | 分类号: | E21F17/18;G01D21/02;G06F30/13 |
代理公司: | 大连至诚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42 | 代理人: | 杜广虎;杨威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im 技术 隧道 工程 自动化 监测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隧道工程自动化监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基于IFC标准的信息扩展构建隧道围岩结构组件和传感器组件,并构建包括所述隧道围岩结构组件和所述传感器组件的隧道BIM模型,所述隧道BIM模型与施工现场的隧道结构相同,所述隧道BIM模型构建过程如下:通过Revit二次开发的方式,运行用VisualC#语言编写的建模程序,在Revit环境下输入安放传感器组件的位置参数以自动生成传感器组件并将传感器组件安放到指定位置,所述安放传感器组件的位置参数包括半径和角度,按照传感器组件种类和数量建立模型,对围岩结构组件和传感器组件进行拼装,形成具有传感器组件的隧道BIM模型,在参数化构件基础上,根据隧道工程情况,按照数字化三维地形、隧道衬砌结构模型、循环插入传感器模型并调整角度,最终拼合形成带有监测传感器的隧道BIM模型;
步骤2、获取设置在施工现场隧道中的传感器的监测数据信息,并对所述监测数据信息进行存储;
步骤3、将存储的所述监测数据信息与所述隧道BIM模型中的所述传感器组件建立映射关系,并基于所述映射关系将所述监测数据信息添加至所述隧道BIM模型中;
所述传感器组件属性还包括预警值属性和颜色属性,所述预警值属性中设有预警值;
还包括步骤4、将监测数据与预警值进行比较,当监测数据大于所述预警值时,所述颜色属性改变以进行预警;
还包括构建隧道典型施工工法BIM库,所述隧道典型施工工法BIM库包括控制变形能力依次增强的台阶法、中隔壁法、交叉中隔壁法和双侧壁导坑法;
还包括步骤5、对进行预警的传感器进行数量统计,当预警的传感器数量大于传感器总数量的1/3时,在所述BIM模型上显示下一工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隧道工程自动化监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包括,
步骤301、针对所有传感器组件建立传感器属性集,所述传感器属性集包括属性集的名称、适用的实体以及适用的类型值;
步骤302、针对每个传感器组件设置传感器组件属性,所述传感器组件属性包括传感器组件类型属性、测点编号属性、监测数据属性以及监测时间属性;
步骤303、获取的所述监测数据信息包括传感器类型、测点编号、监测数据以及监测时间;
步骤304、将所述传感器组件属性中传感器组件类型属性、测点编号属性、监测数据属性以及监测时间属性与所述监测数据信息中的所述传感器类型、测点编号、监测数据以及监测时间一一建立映射关系,并基于所述映射关系实时的将所述监测数据信息添加至所述隧道BIM模型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隧道工程自动化监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包括,
步骤301、针对所述传感器组件建立传感器属性集,所述传感器属性集包括属性集的名称、适用的实体以及适用的类型值;
步骤302、针对每个传感器组件建立传感器组件属性,所述传感器组件属性包括传感器组件类型属性、测点编号属性、监测数据属性、监测时间属性以及映射开关属性;
步骤303、将获取的所述监测数据信息存储到数据库中,获取的所述监测数据信息包括传感器类型、测点编号、监测数据以及监测时间;
步骤304、在所述隧道BIM模型中点选所述传感器组件,所述传感器组件的映射开关改变,当所述映射开关改变时,将所述传感器组件属性中传感器组件类型属性、测点编号属性、监测数据属性以及监测时间属性与存储到所述数据库中的所述监测数据信息中的所述传感器类型、测点编号、监测数据以及监测时间一一建立映射关系,并基于所述映射关系实时的将所述监测数据信息添加至所述隧道BIM模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事大学,未经大连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198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