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浪涌电流保护电路和固态继电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911622.5 | 申请日: | 2020-09-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86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 发明(设计)人: | 董海建;闫军政;赖耀康;吴维刚;李宁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科通电子继电器总厂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F1/573 | 分类号: | G05F1/57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浪涌 电流 保护 电路 固态 继电器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浪涌电流保护电路和固态继电器,该浪涌电流保护电路包括隔离电源电路、开关驱动电路、参考电压输出电路和恒流输出电路;开关驱动电路用于根据隔离电源电路输出的电压生成第一控制信号并从其输出端输出,参考电压输出电路用于生成参考电压并从其输出端输出;恒流输出电路用于根据第一控制信号和参考电压限制负载电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恒流输出电路来限制负载电流,当负载突变或电容性负载切换时导致负载电流大于负载限制电流时,恒流输出电路根据开关驱动电路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和参考电压将负载电流稳定在负载限制电流值,能够对负载电流进行精准限制,以防止系统发生过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浪涌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浪涌电流保护电路和固态继电器。
背景技术
在机载、舰载配电系统中,普遍存在直流负载的切换现象。固态继电器以及固态功率控制器因其小体积、高可靠和长寿命等优点,正在逐渐代替传统的电磁继电器被广泛应用于军用机载、舰载配电系统中。
机载、舰载配电系统的负载侧通常存在电容性负载上电或负载突变,电容性负载上电和负载突变时配电系统会出现浪涌电流,导致系统电源保护性熔断,或者电源电压异常波动。目前,机载、舰载配电系统中应对电容性负载上电和负载突变而导致的浪涌电流主要采用过电流保护、负载串电阻启动、开关缓接通或者几种固态开关组合的形式,但是现有技术均不能实现对负载电流的精准控制,保护形式较为固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浪涌电流保护电路和固态继电器,以实现对负载电流的峰值进行精准限制,并保证负载电流稳定。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浪涌电流保护电路,包括:隔离电源电路、开关驱动电路、参考电压输出电路和恒流输出电路;
所述隔离电源电路用于为所述参考电压输出电路和所述开关驱动电路提供电源电压;
所述开关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隔离电源电路的第一电源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开关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隔离电源电路的第二电源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开关驱动电路用于根据所述隔离电源电路输出的电压生成第一控制信号并从其输出端输出;
所述参考电压输出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隔离电源电路的第一电源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参考电压输出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隔离电源电路的第二电源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参考电压输出电路用于生成参考电压并从其输出端输出;
所述恒流输出电路的第一控制端与所述开关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恒流输出电路的第二控制端与所述参考电压输出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恒流输出电路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均与负载电连接,所述恒流输出电路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参考电压限制负载电流。
可选地,还包括保护控制电路和状态反馈电路,所述开关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一反馈端和第二反馈端;
所述状态反馈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开关驱动电路的第一反馈端电连接,所述状态反馈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开关驱动电路的第二反馈端电连接,所述状态反馈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保护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状态反馈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保护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保护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隔离电源电路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保护控制电路用于在所述状态反馈电路的输出电压达到触发条件时输出第二控制信号,以切断所述隔离电源电路。
可选地,所述参考电压输出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一稳压器;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隔离电源电路的第一电源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稳压器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稳压器的第三端与所述隔离电源电路的第二电源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稳压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科通电子继电器总厂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科通电子继电器总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16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