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岩礁底质海区沉积物收集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11311.9 | 申请日: | 2020-09-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3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 发明(设计)人: | 章守宇;张健;程晓鹏;李训猛;陈健渠;高炜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洋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1/20 | 分类号: | G01N1/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李庆 |
| 地址: | 2013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岩礁 底质 海区 沉积物 收集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岩礁底质海区沉积物收集装置,包括一底座、一垂直固定杆、至少一水平固定组件和多个沉积物采集管组件;所述沉积物采集管组件通过所述水平固定组件固定于所述垂直固定杆的外周;所述垂直固定杆垂直固定于所述底座;所述沉积物采集管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网盖、一采集管、一转换器、一防沉积物逃逸管和一沉积物存储器;所述采集管的内径大于所述防沉积物逃逸管的内径。本发明的一种岩礁底质海区沉积物收集装置,能够有效避免沉积物因波、浪、流而逃逸的采集器,且能够避免趋礁性游泳生物对采集环境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岩礁底质海区沉积物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沉积物是研究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其是复杂生态环境作用达到平衡后的产物,能够记录和反映生态系统内的各种环境和气候变化信息。通过对沉积物的各种生物、化学、物理性质测定,可以了解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潮汐、海流等)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从而对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
沉积物采集器出现对生物调查和生态调查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常用的采泥器有抓斗采泥器、弹簧采泥器、箱式采泥器、柱状采泥器、锚式采泥器等,这些采泥器的多应用于泥质底质生境,在岩石质的水域则不适用,并且在近岸岩礁区域的沉积物常受波浪、海流影响,会出现沉积物的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迁移,这种物理因素造成的沉积物沉降再悬浮过程会使收集装置中的沉积物大量流失,从而造成沉积物通量的评估困难。
现有沉积物采集装置具有以下缺点:
1、现有沉积物采集装置多适用于泥质底质生境,而在岩礁底质环境种无法使用,这限制了在岩礁区域进行调查;
2、现有沉积物采集装置多为即时采集,无法真对某一时间段的沉积物进行持续收集,从而对沉积物沉积通量进行量化;
3、在海况复杂海域,特别是海浪、海流较强区域,沉积物采集装置不具备相应的抗风、浪、流性能;
4、沉积物采集器中常会有趋礁性鱼类,这些鱼类在采集器中的活动会对沉积物产生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岩礁底质海区沉积物收集装置,能够有效避免沉积物因波、浪、流而逃逸的采集器,且能够避免趋礁性游泳生物对采集环境影响,从而了解沉积物的净沉积通量和分布规律,为科研调查提供适宜工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岩礁底质海区沉积物收集装置,包括一底座、一垂直固定杆、至少一水平固定组件和多个沉积物采集管组件;所述沉积物采集管组件通过所述水平固定组件固定于所述垂直固定杆的外周;所述垂直固定杆垂直固定于所述底座;所述沉积物采集管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网盖、一采集管、一转换器、一防沉积物逃逸管和一沉积物存储器;所述采集管的内径大于所述防沉积物逃逸管的内径。
优选地,所述防沉积物逃逸管的高度与半径的比值大于15。
优选地,所述网盖与所述采集管顶部形成相互配合的卡扣结构,所述网盖通过所述卡扣结构连接于所述采集管顶部。
优选地,所述采集管、所述转换器、所述防沉积物逃逸管和所述沉积物存储器依次螺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底座形成多个沉积物存储器固定槽,所述沉积物存储器设置于所述沉积物存储器固定槽内。
优选地,所述水平固定组件包括一可滑动式水平固定杆连接器、多个水平固定杆和多个沉积物采集管固定圈;所述沉积物采集管固定圈通过所述水平固定杆固定于所述可滑动式水平固定杆连接器的外周,所述可滑动式水平固定杆连接器连接于所述垂直固定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洋大学,未经上海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13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