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动态CMDB自动关联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10588.X | 申请日: | 202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5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田桂华;赵佳芳;陈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星邺汇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1 | 分类号: | G06F16/21;G06F16/215;G06F16/2458;G06F9/445;G06F9/44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戚星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动态 cmdb 自动 关联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配置信息管理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动态CMDB自动关联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通过Agent分别对SaaS、PaaS以及IaaS三层进行数据采集;S2、分别对SaaS、PaaS以及IaaS三层进行核心数据解析,将采集数据进行清洗、换算和计算;S3、根据不同的数据特点进行针对性实体模型或关系模型存储;S4、通过流程管理完善CMDB实体属性,应用可视化展现,且将能力开放给其他应用场景使用。本发明通过将SaaS/PaaS/IaaS三层的资源统一纳入管理范畴,自动构建三层之间的动态拓扑关联关系,为运维监控,安全管控,资产管理等应用场景提供精准实时的资源配置管理数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配置信息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动态CMDB自动关联方法。
背景技术
CMDB就是配置管理数据库,存储与管理企业IT架构中设备的各种配置信息,通过识别、控制、维护,检查企业的IT资源,从而高效控制与管理不断变化的IT基础架构与IT服务,并为其它流程,例如事故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发布管理等流程提供准确的配置信息。现有的CMDB技术:主要从应用层、IT基础资源层(IT基础设施、传统中间件)两方面进行管理,基本满足传统烟囱式应用系统的运维管理要求。随着新一代技术架构的不断演进,尤其是微服务,开源中间件,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引入,系统平台渐渐分层为SaaS/PaaS/IaaS层。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引入微服务后的应用软件,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扩展变更,交付周期由原来月为单位,转变成实时上线交付,同时服务微小化后,数量急剧增长;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平台即服务):传统的中间件主要集中在应用服务器(如Tomcat等)、数据库(如Oracle、Mysql等),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新一代PaaS组件以开源为主,种类繁多(如数据库就可以分为关系数据库,时序数据库,缓存数据库,图数据库等等),且部署架构分散;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云计算以虚拟化为基础,虚拟化从物理底层交付环境中分离资源和服务。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在单一的物理系统内创建多个虚拟系统,极大加快了资源交付的速度。
现有CMDB的技术主要还是采用人工流程管理的方式管理资源,面对新一代架构的快速、海量、分布式等特点,已经无法提供准确的配置信息去满足精确化管理要求。且存在以下的不足之处:
1、管理粗犷:现有CMDB通过人工方式进行粗粒度的资源管理,尤其在SaaS层与PaaS层,面对频繁按需启停的实例服务,无法通过人工进行申请、变更等流程管理,故只能维护不易变更的粗粒度实体,如管理到应用系统,该系统下的微服务,API接口,方法等细粒度实体均无法管理;
2、关系缺失:用户通过资源互相之间的依赖关系,并确定该IT组件对客户带来的潜在影响,从而提高IT服务的水平,资源关系复杂且频繁变更,随着资源的精细化管理要求,关系的复杂性呈现幂次提升的趋势,现有CMDB技术完全无法满足管理要求;
3、时效性差:现有CMDB技术通过流程管理方式进行录入填报,数据时效性极低,无法满足高时效的应用场景需求,如运维监控,故障排查等;
4、准确性低:现有CMDB技术主要依靠人工方式,无法保障数据得到有效维护,数据过期,数据冲突,多源录入等均会造成数据准确性低下,无法满足高准确的应用场景需求,如资产管理,安全管控等。
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动态CMDB自动关联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动态CMDB自动关联方法,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及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动态CMDB自动关联方法。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包括如下步骤:
S1、通过Agent分别对SaaS、PaaS以及IaaS三层进行数据采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星邺汇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星邺汇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05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