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粉末冶金转子制造过程的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09990.6 | 申请日: | 202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91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祝;肖名涛;吴斯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萨伯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24 | 分类号: | B22F3/24;B22F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3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粉末冶金 转子 制造 过程 控制 方法 | ||
1.基于粉末冶金转子制造过程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外转子制造过程控制
根据外转子结构和精度要求,采用调制的外转子材料压制毛坯,外转子毛坯在氨基气氛中液相烧结;而后以外转子的摆线内轮廓作为装夹定位基准,且外转子左端面和外转子右端面互为定位基准精车左右端面,再以摆线内轮廓自身作为基准冷挤加工摆线内轮廓;最后再对完成分组配对的内外转子左右端面进行互为基准研磨,对基体外圆采用无心磨磨削;
2)内转子制造过程控制
根据内转子结构和精度要求,采用调制的内转子材料压制毛坯,内转子毛坯在氨基气氛中液相烧结;而后以内转子的内花键轮廓或以内花键轮廓周向设置的油槽作为装夹定位基准,且内转子左端面和内转子右端面互为基准精车左右端面;完成精车后先以内花键轮廓自身作为基准冷挤加工内花键轮廓,内花键轮廓完成冷挤时,冷挤加工内花键轮廓的模具与内花键轮廓处于过盈状态,保持该过盈状态,并采用复合模具冷挤加工摆线外轮廓;最后对内转子分组配对外转子,并进行互为基准研磨左右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粉末冶金转子制造过程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调制的内转子材料成份质量分数为:C为0.3~0.5%,Ni为0.6~2.0%,Cu为1.0~3.0%,剩余为Fe;调制的外转子材料成份质量分数为:C为0.25~0.5%,Ni为0.6~1.5%,Mo 为0.2~0.4%, Cu为0.6~2%,剩余为Fe。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粉末冶金转子制造过程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内转子的结构和精度要求,具体如下:
内转子结构包括摆线外轮廓、内花键轮廓、内转子左端面、内转子右端面;沿内花键轮廓周向设置有油槽,设计内转子左端面为内转子端面基准、内花键轮廓为内花键基准,内转子外围最大尺寸80mm,厚度50mm;摆线外轮廓相对内花键基准的跳动量设计精度≤0.064mm,且摆线外轮廓相对内转子端面基准的垂直度设计精度≤0.02mm;内转子右端面相对内转子端面基准的平行度设计精度≤0.006mm,内花键轮廓相对内转子端面基准的垂直度设计精度≤0.02mm;内转子左端面和内转子右端面的自身平面度设计精度≤0.003mm、表面粗糙度设计精度为
以上所述的内转子结构和精度要求通过步骤2)中的控制方式获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粉末冶金转子制造过程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外转子的结构和精度要求,具体如下:
外转子结构包括摆线内轮廓、基体外圆、外转子左端面、外转子右端面,设计外转子左端面为外转子端面基准、摆线内轮廓为内轮廓基准,基体外圆直径100mm、厚度50mm;基体外圆相对摆线内轮廓基准的跳动量设计精度≤0.051mm,且基体外圆相对外转子端面基准的垂直度设计精度≤0.02mm;外转子右端面相对外转子端面基准的平行度设计精度≤0.006mm,摆线内轮廓相对外转子端面基准的垂直度设计精度≤0.02mm;外转子左端面与外转子右端面的自身平面度设计精度≤0.003mm、表面粗糙度设计精度为
以上所述的外转子结构和精度要求通过步骤1)中的控制方式获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粉末冶金转子制造过程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基体外圆和外转子右端面的交接处倒角,外转子左端面和基体外圆保持直角,车削外转子左右端面和基体外圆时均留有磨削余量;步骤2)中,车削内转子左右端面时均留有磨削余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萨伯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萨伯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999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齿型带锯条
- 下一篇:一种表面抗菌膜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