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秸秆燃烧发电优化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08562.1 | 申请日: | 202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13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占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阳光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F29/00 | 分类号: | A01F29/00;A01F29/14;C10L5/44;F26B11/16;F26B21/00;F26B2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12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秸秆 燃烧 发电 优化 工艺 | ||
1.一种秸秆燃烧发电优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秸秆与硫酸进行混合处理,从而可以对秸秆进行酸化处理,进行酸化处理后的秸秆通过传送装置(2)进入到粉碎箱(1)内进行破碎处理;
S2:经过破碎处理后的秸秆会通过筛板(20)对较小碎屑的秸秆进行筛选处理;
S3:经过筛选后的秸秆进入到加热箱(39)内进行加热,使秸秆本身含有的水分蒸干;
S4:加热后的秸秆进入到成型机(51)内后,在成型机(51)内加催燃 剂和胶水,最后通过成型机(51)成型;
所述硫酸与秸秆的酸化处理可以去除秸秆内的纤维素,增大木质素的燃烧接触面积,通过催燃 剂可以使成型后的秸秆更容易燃烧;
所述传送装置(2)的右端贯穿粉碎箱(1)的左侧延伸至连接板(9)左端的正上方,所述连接板(9)的正面与连接块(8)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8)的正面与链条(3)上端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链条(3)的两端均与第一飞轮(4)进行咬合,所述第一飞轮(4)的正面与第一转轴(7)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7)的正面与轴承一(5)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轴承一(5)的正面与粉碎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9)的背面与第一滑槽板(10)的内壁进行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槽板(10)的背面与粉碎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9)的左方设置有推板(11),所述推板(11)的左侧与电动伸缩杆(12)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12)的左侧与粉碎箱(1)左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链条(3)的上表面与第二飞轮(6)进行咬合,所述第二飞轮(6)的背面与转杆(13)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转杆(13)的外壁安装有破碎刀(14),所述转杆(13)的背面与第一驱动电机(1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5)的输出端与粉碎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粉碎箱(1)右侧的内壁与第一斜板(16)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粉碎箱(1)的底部与筛选箱(19)的顶部通过支撑块一(18)进行连接,所述筛选箱(19)的顶部与连通管一(17)的底部连通设置,所述连通管一(17)的顶部贯穿粉碎箱(1)的底部延伸至粉碎箱(1)的内部,所述筛选箱(19)左侧的内壁与板块(22)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板块(22)的右侧开设有矩形槽道(23),所述矩形槽道(23)内壁与第二滑槽板(26)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槽板(26)的内壁与移动块(25)的一侧进行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块(25)的顶部与第一连接杆(2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25)底端的一侧与第二连接杆(27)顶端的一侧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27)底端的一侧与第三连接杆(28)顶端的一侧活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28)底端的一面与第二转轴(29)的一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29)的另一面与驱动马达(3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24)的顶部与筛板(20)左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筛板(20)另一端的底部与连接弹簧(21)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弹簧(21)的底端与筛选箱(19)的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筛板(20)的另一端贯穿筛选箱(19)的右侧延伸至连通管二(34)的正上方,所述连通管二(34)内设置有阀门一(35),所述连通管二(34)的底部与加热箱(39)的顶部连通设置,所述加热箱(39)右端的顶部开设有进气孔(40),所述加热箱(39)右端的顶部与U型合箱(36)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U型合箱(36)的内部分别安装有风扇(38)、加热棒(37),所述加热箱(39)左侧的内壁与轴承二(41)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轴承二(41)的右侧与搅拌轴(42)的左侧进行滚动连接,所述搅拌轴(42)的外壁安装有搅拌杆(43),所述搅拌轴(42)的右侧贯穿加热箱(39)右侧的内壁延伸至与第二驱动电机(4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箱(39)内部安装有第二斜板(47),所述加热箱(39)与成型机(51)通过支撑块二(50)进行连接,所述成型机(51)的顶部与连通管三(48)的底部连通设置,所述连通管三(48)的内部设置有阀门二,且该连通管三(48)的顶部与加热箱(39)的底部连通设置,所述成型机(51)的底部与底座(33)的顶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燃烧发电优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11)的长度小于第一滑槽板(10)的宽度,且该推板(11)的底部与第一滑槽板(10)的顶部处于同一水平面直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阳光电力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阳光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856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