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城市综合管廊的机器人驱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08182.8 | 申请日: | 202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15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胡浩瀚;单宝麟;张立;熊道洋;黄凯;边立云;李艳;于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普迅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5/02;B25J19/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董一宁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新区华苑产***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城市 综合 机器人 驱动 系统 | ||
一种用于城市综合管廊的机器人驱动系统,包括钢丝绳、走行架及多个吊架,其多个吊架均间隔固装在综合管廊的内壁上,吊架的下部挂接钢丝绳,且吊架的下部向下顶撑走行架;走行架挂接在钢丝绳上,走行架一侧的上部转动连接驱动轮,该侧走行架的中部活动连接向上弹性顶撑并与驱动轮配合夹装钢丝绳的弹性顶撑单元,且走行架的另一侧固装有为驱动轮提供旋转动力的电机。该机器人驱动系统不需要繁复的控制程序和位置传感器的读取,有更高的可靠性,且导轨敷设施工简单,大大降低了整体监控巡检系统的造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巡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城市综合管廊的机器人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城市综合管廊机器人可用于电缆隧道或城市综合管廊的巡检,发现运行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亦可携带小型灭火器对初期进行灭火作业。一般搭载有可见光摄像机和红外热像仪以及各种用于检测环境的传感器,并通过网络将数据传至控制室。部署在机器人前端的嵌入式系统可以对数据进行实时分析,便于根据线路状态进行相应的应急处理及实时监测。
现有的用于电缆隧道或城市综合管廊的机器人大都采用挂轨的方式实现,具体方案是在管廊顶部装设一根用于机器人行走的导轨,其导轨一般是“工字”型,材质一般为钢制或铝制。轨道的装设以及轨道本体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轨道的费用要超过在轨道上运行的机器人本体的费用,大大限制了机器人巡检的应用。
通过公开专利检索,发现以下对比文件:
一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巡检机器人行走机构(CN210941768U)公开了一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巡检机器人行走机构, 该行走机构沿其工字型悬挂运行轨道行走,其包括转动轴、轴承轮、基座、上下双排气动伸缩曲轴、上下双排行走轮、轮轴、气动伸缩直轴等;该实用新型创新性的采用双面双排对心轮设计,行走轮之间的连接依靠伸缩曲轴连接。双排行走轮可以变换对心轮轴距。行走轮因为使用气动曲轴连杆进行连接,上下两排行走轮根据气动伸缩轴的调整,夹住轨道,确保机器人在运行的情况,不出现震颤颠簸的情况,行走轮采用聚氨酯材质,确保在运行的过程中不会出现生锈,不会出现致命的火花和静电的情况。
经分析,上述公开专利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实现功能均不相同,因此不影响本申请的新颖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城市综合管廊的机器人驱动系统,该机器人驱动系统不需要繁复的控制程序和位置传感器的读取,有更高的可靠性,且导轨敷设施工简单,大大降低了整体监控巡检系统的造价。
一种用于城市综合管廊的机器人驱动系统,包括钢丝绳、走行架及多个吊架,其多个吊架均间隔固装在综合管廊的内壁上,吊架的下部挂接钢丝绳,且吊架的下部向下顶撑走行架;走行架挂接在钢丝绳上,走行架一侧的上部转动连接驱动轮,该侧走行架的中部活动连接向上弹性顶撑并与驱动轮配合夹装钢丝绳的弹性顶撑单元,且走行架的另一侧固装有为驱动轮提供旋转动力的电机。
而且,吊架包括方钢管及L形固定杆,其中方钢管的顶部与综合管廊的内部固接,方钢管的底部固接L形固定杆;L形固定杆的底部横梁上固接有沿钢丝绳延伸方向平行设置的悬垂板及拨板,其中悬垂板的顶部制出有挂接钢丝绳的半圆形凹槽;拨板的底部制出有为走行架提供压合导向力的梯形坡面。
而且,弹性顶撑单元包括固定块、光轴导杆、压紧轮架、轴承轮及多个沿钢丝绳延伸方向排列的压合辊;固定块固接在走行架的侧壁上,该固定块上沿竖直方向穿透并滑动导向连接有多根光轴导杆;光轴导杆的外周均套装有复位弹簧,该光轴导杆的顶部均与压紧轮架的底面固定连接;压紧轮架的两个对向内壁上配合支撑并转动连接压合辊,且压紧轮架的外壁上转动安装有在拨板底面的梯形坡面上配合转动的轴承轮。
而且,驱动轮的轮轴沿水平方向穿透走行架,且驱动轮的内部周向复合粘接有多个增大与钢丝绳摩擦阻力的橡胶阻力环;轮轴的末端及电机的输出轴末端通过锥形齿轮啮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普迅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普迅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81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