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向检测的高效安全加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07799.8 | 申请日: | 202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03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陈鹏;任晨;刘立;张骏峰;陈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物资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赵红英 |
地址: | 83000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双向 检测 高效 安全 加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向检测的高效安全加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首先对客户端机器所在的环境安全信息进行采集;s2.对采集的环境安全信息进行打包,发送给服务端;s3.服务端获取客户端采集的环境安全信息后,与服务端的安全配置和客户端的历史操作记录进行数据整合,然后对各项信息根据配置条件进行加权处理,每个采集项加权方式按照F(x)=Q(x)*I(x)公式计算获得;其中x表示安全信息采集项,F(x)表示x采集项的安全加权值,Q(x)表示x采集项的加权配置值,I(x)表示x采集项的安全值,若x采集项信息不存在,则I(x)为最高值;s4.按照公式,计算最终安全值,其中n表示采集项的总数;根据获得的SF计算结果值,分段划分高中低三个安全等级,其中分段值作为系统可配置参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安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双向检测的高效安全加密方法。
背景技术
软件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安全加密方法一般都是使用在服务端进行指定和完成加密方案,对所有客户端采取一致的加密方式;但是由于客户端所处环境的差异,有些客户端需要提高加密等级,保证系统安全,有些客户端则处于安全环境下,适当降低加密等级可以提高效率。
为此,我们设计了一套基于双向检测的高效安全加密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双向检测的高效安全加密方法,旨在解决现有加密方式,无法根据客户所处环境的差异,无法适应性提供加密等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双向检测的高效安全加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对客户端机器所在的环境安全信息进行采集;
s2.对采集的环境安全信息进行打包,发送给服务端;
s3.服务端获取客户端采集的环境安全信息后,与服务端的安全配置和客户端的历史操作记录进行数据整合,然后对各项信息根据配置条件进行加权处理,每个采集项加权方式按照F(x)=Q(x)*I(x)公式计算获得;其中x表示安全信息采集项,F(x)表示x采集项的安全加权值,Q(x)表示x采集项的加权配置值,I(x)表示x采集项的安全值,若x采集项信息不存在,则I(x)为最高值;
s4.按照公式,计算最终安全值,其中n表示采集项的总数;根据获得的SF计算结果值,分段划分高中低三个安全等级,其中分段值作为系统可配置参数;
安全等级确定后,数据及执行代码的加密方式根据等级确定,这里的执行代码是指客户端从服务端动态获取后执行的代码;
s5.服务端确定安全等级后,告知客户端安全等级及相关加密参数,客户端根据与服务端协商的安全等级结果,存储安全等级及加密配置信息;
s6.客户端在与服务端完成安全协商后,在收到用户的业务请求时,向服务端发起业务请求;服务端根据业务请求,判断该业务请求是数据请求还是动态代码请求,然后根据客户端的安全等级,对执行对应的安全配置信息,对数据或代码进行加密;
s7.加密完成后,返回加密后的内容作为业务回复;
s8.客户端收到业务回复后,如果是数据请求,则按照安全等级和加密配置信息对数据进行解密;
s9.客户端收到业务回复后,如果是代码请求,则先按照数据加密规则对数据进行解密,然后动态调用该执行代码;
s10.执行代码中是数据计算处理,则直接计算得到业务结果,若执行代码遇到二次验证,则回到步骤6,直到完成整个业务过程。
优选的,所述环境安全信息包括防火墙开启状态、杀毒运行状态、设备唯一编码、网络状况、进程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物资公司,未经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物资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77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