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磨耐腐的衬胶渣浆泵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06949.3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79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何祥炎;张彦明;杨文琪;崇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联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02 | 分类号: | F04D29/02;F04D29/40;C08L83/07;C08L83/08;C08G77/22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肖健 |
地址: | 2382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磨 衬胶渣浆泵 | ||
本发明属于渣浆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磨耐腐的衬胶渣浆泵,包括两相对布置的前壳体和后壳体围合形成的泵体,所述的泵体具有一容置空间用于设置叶轮,所述前壳体和后壳体相对的内侧面上设有衬体材料,衬体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得到:甲基乙烯基硅橡胶20‑40重量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10‑30重量份、四甲氧基硅烷10‑30重量份、烷氧基金属40‑55重量份、酸触媒2‑10重量份、去离子水10‑35重量份、溶剂120‑200重量份、催化剂0.01‑0.08重量份、交联剂2‑5重量份;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渣浆泵的衬体材料,赋予了硅橡胶体系优异的耐磨能力,将该衬体材料用于渣浆泵的内衬,兼顾了耐磨、耐腐蚀的功能要求,使得渣浆泵在诸多严苛环境下均能长时间使用,拓宽了渣浆泵的应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渣浆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磨耐腐的衬胶渣浆泵。
背景技术
渣浆泵可广泛用于电力、冶金、煤炭、建材等行业输送含有固体颗粒的浆体,如火电厂水力除灰、冶金选矿厂矿浆输送,洗煤厂煤浆及重介输送等,其运行的稳定性会直接影响到全部生产体系的正常运行。由于渣浆泵很多时候输送的都是液体和固态的混合介质,具体如砂浆、渣浆,这些介质中含有的大量固体坚硬颗粒物料不仅对渣浆泵的过流件有很强的磨损,有的还有很强的腐蚀性,这就要求过流件必须具有一定的耐磨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衬胶渣浆泵,即通过在渣浆泵的泵体中增加内衬材料,实现耐腐、耐磨的功能,一般的,根据渣浆泵的内衬材料划分,可以分为橡胶内衬和金属内衬,这两种内衬材料在特性上有很大的区别,具体的,橡胶内衬在耐腐蚀性上一般比金属内衬的要好,但是耐腐蚀性较差;而金属内衬的耐磨性一般要好,因此,选择渣浆泵的时候,一般会根据客户的工况情况以及渣浆成分来选择内衬的材料。一般对于腐蚀性不是很强的镍、钼等矿的合金,可以选择橡胶内衬的渣浆泵;对于铁矿、金矿等腐蚀性较强的渣浆则优选金属内衬的渣浆泵。针对上述耐腐蚀性和耐磨性的无法兼得,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开发一种兼顾耐磨耐腐的衬胶渣浆泵,以期拓宽渣浆泵在更多细分领域中的通用,进一步提高渣浆泵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耐磨耐腐的衬胶渣浆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耐磨耐腐的衬胶渣浆泵,包括两相对布置的前壳体和后壳体围合形成的泵体,所述的泵体具有一容置空间用于设置叶轮,所述前壳体和后壳体相对的内侧面上设有衬体材料,所述的衬体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得到:甲基乙烯基硅橡胶20-40重量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10-30重量份、四甲氧基硅烷10-30重量份、烷氧基金属40-55重量份、酸触媒2-10重量份、去离子水10-35重量份、溶剂120-200重量份、催化剂0.01-0.08重量份、交联剂2-5重量份。
优选地,所述的衬体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得到:甲基乙烯基硅橡胶25-30重量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15-25重量份、四甲氧基硅烷15-25重量份、烷氧基金属45-50重量份、酸触媒4-7重量份、去离子水15-25重量份、溶剂150-180重量份、催化剂0.03-0.06重量份、交联剂3-4重量份。
优选地,所述的衬体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得到:甲基乙烯基硅橡胶28重量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20重量份、四甲氧基硅烷20重量份、烷氧基金属47重量份、酸触媒5重量份、去离子水20重量份、溶剂170重量份、催化剂0.05重量份、交联剂3重量份。
优选地,所述烷氧基金属的通式为:M(OR1)n (I);
式(I)中,M表示金属,选自锌、镁、铝、钛、钽或锆中的一种;
R1表示碳原子数为1~5的烷基;
n为2~5的整数,优选为3或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联泵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联泵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69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