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极性受流受电弓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06795.8 | 申请日: | 202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6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恩龙;赵海波;谢佳佳;肖冰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20 | 分类号: | B60L5/20;B60L5/22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益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1 | 代理人: | 余岩 |
地址: | 130061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极性 受流受电弓 | ||
一种双极性受流受电弓,包括底座、摆臂,其特征在于:摆臂上设置两条独立碳滑板,分别为电源的正、负极,碳滑板与弓头托架采用绝缘配合,电源的正、负极通过带有绝缘保护层的导线与接触轨进行连接,实现电源正负极的连接,并在静态接触下进行大电流充电。本发明受电弓设置两条碳滑板,分别为电源的正、负极,碳滑板与弓头托架采用绝缘配合,电源的正、负极通过带有绝缘的导线进行连接。实现电源正负极的连接,并在静态接触下进行大电流充电。通过一台受电弓进行直流电源正负极的连接,解决了以往一台受电弓无法提供双极性同时供电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车辆公共交通系统车辆用双极性受流受电弓。
背景技术
以往的轨道交通系统,车辆通过接触网或三轨受电,通过轨道进行回流。单轨交通系统,采用橡胶轮胎,无法通过轨道进行回流,采用了双受电弓系统进行受流和回流。随着交通系统技术的发展,一种基于公共路权的轨道交通系统被提出,这种车辆同样采用橡胶轮胎,无法通过轨道进行回流,同时由于线路条件限制,也无法采用双受电弓进行受流,以往的充受电系统已经无法满足这类车辆的受流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非轮轨接触式交通用双极性受电弓,受电弓可进行电源正负极连接,并在静态接触下可进行大电流充电。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双极性受流受电弓,包括底座、摆臂,其特征在于:摆臂上设置两条独立碳滑板,分别为电源的正、负极,碳滑板与弓头托架采用绝缘配合,电源的正、负极通过带有绝缘保护层的导线与接触轨进行连接,实现电源正负极的连接,并在静态接触下进行大电流充电。
进一步地,两条独立的碳滑板间隔设置,分别通过绝缘子连接弓头托架。
进一步地,所述弓头托架为一连接板两端开贯通孔,穿过贯通孔各设一个立柱,绝缘子设置于立柱之上。
进一步地,受电弓本体采用弹簧进行升弓操作,最小工作高度为430mm,最大工作高度为650mm。
进一步地,为了适应车辆在静止状态下大电流充电需求,碳滑板设计为独立可调的形式。
本发明受电弓设置两条碳滑板,分别为电源的正、负极,碳滑板与弓头托架采用绝缘配合,电源的正、负极通过带有绝缘的导线进行连接。实现电源正负极的连接,并在静态接触下进行大电流充电。通过一台受电弓进行直流电源正负极的连接,解决了以往一台受电弓无法提供双极性同时供电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双极性受流受电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底座5上设有摆臂4,摆臂上间隔设有两个弓头托架,其中一个弓头托架通过绝缘子3连接正极碳滑板1,另一个弓头托架通过绝缘子3连接负极碳滑板2,所述弓头托架为一连接板6两端开贯通孔,穿过贯通孔各设一个立柱7。正极碳滑板1与线路正极接触轨接触,连接电源的正极;负极碳滑板2与线路负极接触轨接触,连接电源的负极;绝缘子3确保正、负极碳滑板可以安装在摆臂上,且正、负极碳滑板和摆臂之间进行绝缘;摆臂可以升起和降落正、负极碳滑板;底座固定摆臂,使摆臂具有上升和下降的功能。
受电弓安装于车辆顶部,能够承受室外环境工作要求。受电弓本体采用弹簧进行升弓操作,最小工作高度为430mm,最大工作高度为650mm。受电弓碳滑板可独立进行调节,碳滑板受流面积需要适当增加以适应车辆在静止状态下大电流充电需求。受电弓碳滑板的正负极配置不受车辆方向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67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