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时间序列数据转换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05655.9 | 申请日: | 2020-09-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5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 发明(设计)人: | 刘忠禹;潘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6/2458 | 分类号: | G06F16/2458;G06F16/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特普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5 | 代理人: | 王勇 |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时间 序列 数据 转换 方法 系统 计算机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大数据领域,提供了一种时间序列数据转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业务数据集;根据预先配置好的抽取规则对所述业务数据集进行数据抽取,以得到多个目标属性数据;根据预先配置好的转换规则对每个目标属性数据进行数据转换,以得到多个时间序列数据;及将所述多个时间序列数据加载到时间序列数据库中,并对所述多个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并将多个时间序列数据上传到区块链中。本发明通过抽取规则对业务数据进行数据抽取,再将抽取得到的目标属性数据转换为时间序列数据,提高了时间序列数据的转换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大数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时间序列数据转换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应用,行业应用系统的规模迅速扩大,行业应用所产生的数据呈爆炸性增长。数据可视化,是将离散分布、无法直观查看使用的数据进行整合。转化成为时间序列的数据进行存储,然后通过前端工具可以做成线性图或状态图等,可以直观展示分散数据的状态、规则、变化以及未来趋势。以此可以为业务流程操作提供判断依据,以及预警等功能。目前市场上没有一个简单易用的关系型数据到时间序列数据的转换工具或者方法,已知工具操作和配置较复杂,过于庞大,扩展性并不强,上手难度较高。基于关系型数据直接展示,数据整合的灵活性比较低。
因此,如何快速的将不同类型关系型数据库中的静态业务指标,转换成时间序列化的数据,进一步的提高时间序列数据的转换效率,成为了当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时间序列数据转换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目前将不同类型关系型数据库中的静态业务指标,转换成时间序列化的数据的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时间序列数据转换方法,所述方法步骤包括:
获取业务数据集;
根据预先配置好的抽取规则对所述业务数据集进行数据抽取,以得到多个目标属性数据;
根据预先配置好的转换规则对每个目标属性数据进行数据转换,以得到多个时间序列数据;及
将所述多个时间序列数据加载到时间序列数据库中,并对所述多个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
示例性的,所述抽取规则包括多个抽取逻辑;
所述根据预先设定好的抽取规则对所述业务数据集进行数据抽取,以得到多个目标属性数据,包括:
获取每个业务数据的属性信息,以得到所述业务数据集对应的多个属性信息;
根据所述业务数据集对应的多个属性信息从所述抽取规则确定至少一个抽取逻辑;及
根据至少一个抽取逻辑对每个业务数据进行数据抽取,以得到多个目标属性数据。
示例性的,所述根据至少一个抽取逻辑对每个业务数据进行数据抽取,以得到多个目标属性数据,包括:
根据每个抽取逻辑从对应的业务数据中抽取与所述抽取逻辑对应的目标属性信息,以得到多个目标属性信息;及
将每个目标属性信息作为对应的业务数据的属性标签,以生成多个目标属性数据。
示例性的,所述根据抽取逻辑从所述业务数据中抽取与所述抽取逻辑对应的目标属性信息,包括:
根据每个抽取逻辑生成一个对应的抽取任务;及
通过执行所述抽取任务对所述业务数据集中的每个业务数据进行数据抽取,以得到每个业务数据对应的目标属性信息。
示例性的,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56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板形垛料自动化翻转的液压翻板机
- 下一篇:一种变压器汇油管三通拔制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