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滤芯装置、过滤器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905020.9 | 申请日: | 2020-09-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879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 发明(设计)人: | 刘阳;钱渊;汤睿;姚剑;姜迪;陈贵生;仝路路;杜林;赵乾坤;谢雷东;李晴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01D29/13 | 分类号: | B01D29/13;B01D29/58;B01D29/6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王卫彬;邹玲 |
| 地址: | 2018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过滤器 及其 应用 | ||
1.一种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包括:
过滤器壳体,形成收容腔;
滤芯装置,收容于所述过滤器壳体的所述收容腔内,所述滤芯装置用于过滤待过滤液;
所述滤芯装置,其包括从外到内依次套设的滤芯壳体、至少一个过滤组件和内筒体,所述过滤组件与所述滤芯壳体之间具有第一通道,所述滤芯装置的上端设置有分配器,所述分配器上纵向开设有滤芯进液口,所述分配器用于将所述待过滤液均匀分配到所述滤芯进液口,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滤芯进液口直接连通,所述过滤组件的下端设置有滤芯出液口,从所述滤芯进液口进入的所述待过滤液依次经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过滤组件后从所述滤芯出液口流出;所述内筒体将所述滤芯装置分隔为相互独立的中心储液区和外围过滤区,所述内筒体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通道;
密封上盖,设置于所述过滤器壳体的一端;及
下盖,设置于所述过滤器壳体的另一端,所述下盖上设置有过滤器出液口,所述过滤器出液口、所述滤芯出液口和所述第二通道连通;
所述滤芯装置的下端与所述下盖之间具有储液空腔,用于储存过滤后的液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包括从外到内依次套设的滤膜和过滤孔板;
和/或,所述过滤组件上设置有分隔件,将所述过滤组件自上而下分隔为多段结构;
和/或,所述滤芯进液口均匀分布在所述分配器上,形成圆周孔结构;
和/或,所述滤芯进液口为漏斗状结构;
和/或,所述过滤组件、所述内筒体和所述滤芯壳体的上端分别与所述分配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和/或,所述分配器的下表面为圆环台阶状结构;
和/或,所述分配器的上表面设置有滤芯拉环;
和/或,所述滤芯装置的下端水平设置有支撑筋,从外到内,所述支撑筋依次与所述滤芯壳体、所述过滤组件和所述内筒体的下端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膜为镍质滤膜;
和/或,所述滤膜的孔径为30~50μm;
和/或,所述滤膜的下端设置有封闭环,所述滤芯出液口设置于所述过滤孔板的下端;
和/或,所述支撑筋的个数为至少三个。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所述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之间套设有隔离筒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筒体将所述过滤组件分隔成含有一个所述过滤组件的第一过滤隔间和/或含有多个所述过滤组件的第二过滤隔间;
和/或,所述隔离筒体与设置于其内侧且相邻的所述过滤组件之间具有第三通道;
和/或,所述隔离筒体的上端与所述分配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和/或,当所述滤芯装置的下端设置有支撑筋时,所述支撑筋与所述隔离筒体的下端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过滤隔间内,所述隔离筒体的外侧与其相邻的所述过滤组件的下端设置有所述滤芯出液口,其余所述过滤组件的下端设置有封闭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过滤组件包括从外到内依次套设的滤膜和过滤孔板时,在所述第二过滤隔间内,所述隔离筒体的外侧与其相邻的所述过滤组件中的所述过滤孔板的下端设置有所述滤芯出液口,所述滤膜的下端设置有封闭环;其余所述过滤组件的下端设置有封闭环;
和/或,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滤芯进液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502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