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化废水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04801.6 | 申请日: | 202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8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吴昌永;周岳溪;付丽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1/30;C02F10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2 | 代理人: | 张亦华 |
地址: | 100012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化 废水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化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两阶段水处理;其中,第一阶段为混凝处理,所述混凝处理为向所述石化二级出水的废水中加入混凝剂,经搅拌沉淀得到第一段处理水;第二阶段为氧化处理,氧化处理为将混凝处理得到的第一段处理水加入氧化剂,进行氧化反应,得到第二段处理水。本发明中,第一段混凝预处理单元可减轻后续深度氧化工艺的负荷,减少自由基的浪费,既可以提高氧化效率,又能降低运行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化废水的处理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混凝预处理硫酸盐氧化深度处理石化废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石油化工行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同时也是重污染行业之一,其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含有大量石油类、有机酸、醇、胺、酚、醚等难降解有机物,以及硫化物、氰化物、氮、磷等有毒无机物。多种难降解有机物穿透石化废水厂常规生化处理工艺,留在石化废水生化出水中。目前,我国每年排放的工业废水的总量超过2.1×1010吨,其中多数是经过集中式的综合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对于大型的石化工业园区来讲,综合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是保证石化综合废水处理达标排放的最后一道屏障。随着水体保护要求的提高,我国对石化行业排水标准的要求越来越严格,2015年4月16日原环境保护部颁布了《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2015)(以下称新标准),新标准除了将石化污水处理厂直排水的COD限值提高至60或50mg/L外,还加入了60种特征有机污染物的浓度排放限值。基于此,国内许多已有石化综合污水处理厂出水已无法满足新标准的要求,亟需深度处理工艺来提高污水厂出水水质。
高级氧化技术应用于深度处理单元对难降解有机废水的降解效果表现出显著的优势。近年来,过硫酸盐氧化技术作为新型高级氧化技术,成为了降解有机废水方面的研究热点。过硫酸盐氧化技术是指在热、超声、紫外、过渡金属、碱等条件下活化过硫酸盐等含硫化合物,生成具有强氧化能力的硫酸根自由基来降解有机物。相比羟基自由基,硫酸根自由基氧化能力更强,能氧化·OH不能氧化的有机污染物,且寿命更长,稳定性更好,有机物降解效率更高,在水处理方向有巨大的应用前景。过硫酸盐(Persulfate,简称“PS”)是一种室温条件下稳定性好、溶解度高、氧化能力强且容易储存运输的氧化剂,包括过一硫酸盐(Peroxymonosulfate,PMS)和过二硫酸盐(Peroxydisulfate,PDS)。与过氧化氢、臭氧氧化废水有机物相比,过硫酸盐更容易保存、稳定性更高、易溶于水、pH适用范围更广且价格低廉,具有很好的商业前景,更适合于实验室和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常用的过硫酸盐有过硫酸铵、过硫酸钾及过硫酸钠三种。其中,过硫酸铵稳定性较差,会造成残留氨和二次污染,过硫酸钾溶解度较低,因此在水处理中实用性较差。过硫酸钠在室温条件下较稳定,易于长时间保存,溶解度大且价格较为低廉,得到广泛关注。
然而,石化废水中的微生物絮体、代谢产物、胶体等物质混合形成的颗粒物,在深度处理氧化过程中会对消耗大量氧化物,降低对废水有机物的处理效率,造成成本提高。因此,为提高氧化效果,在硫酸盐氧化研究中需结合其预处理技术协同研究。常见的预处理技术有混凝。混凝过程包括凝聚与絮凝,是指在混凝剂的作用下,通过双电层压缩、吸附电中和、吸附架桥、沉淀物网捕等作用将水中胶体粒子和微小悬浮物聚集,将悬浮物及胶体颗粒去除的过程,是常见的水处理的方式。在废水的深度处理单元中,混凝常作为预处理与其他氧化工艺组合使用,混凝预处理单元可减轻后续深度氧化工艺的负荷,减少自由基的浪费,既可以提高氧化效率,又能降低运行成本。
发明内容
硫酸盐氧化技术目前在水污染治理的应用较少,当前的研究主要在实验室模拟废水,鲜应用于实际废水,尤其是石化废水二级出水中,本发明旨在研究过硫酸盐氧化技术在石化废水深度处理应用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石化废水混凝硫酸盐深度处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阶段混凝预处理和第二阶段过硫酸盐氧化处理阶段,本发明是上述两个处理阶段的组合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48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锌焙烧炉烟道口拆除新方法
- 下一篇:一种肘型头拔出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