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由棉线直接硝化制备引信线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04277.2 | 申请日: | 202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953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吉平;李年华;吉伟生;于保藏;李琪军;刘克普;周耀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江西吉润花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263 | 分类号: | D06M15/263;D06M13/358;D06M13/463;D06M15/333;D06M15/423;D06M11/76;D06M11/64;D06M11/55;C06C5/08;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阳理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9 | 代理人: | 王民盛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棉线 直接 硝化 制备 引信 方法 | ||
1.一种由棉线直接硝化制备引信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纯棉纱线置于真空干燥箱内,在100~150℃温度真空干燥5~10小时后,取出并置于密封袋内,将密封袋抽真空,备用;
步骤二、按照(55~75):(25~40):(10~15)的质量比分别称取浓硫酸、发烟硝酸和水,首先将称取的水加入到压力搅拌釜内,在搅拌状态下,先后将浓硫酸、发烟硝酸注入到搅拌釜内,继续搅拌,直至压力搅拌釜内温度冷却至10~12℃;
步骤三、在搅拌状态下,将步骤一密封袋内的纯棉纱线逐根加入至压力搅拌釜中,并始终保持釜内温度为10~15℃;纯棉纱线添加完毕后,保持搅拌状态以及釜内温度不变,将压力搅拌釜密封并抽真空,保持真空状态20~35分钟后,使釜内压力恢复到常压;然后保持釜内温度不变,将釜内压力增加至2~10个大气压,继续搅拌10~20分钟后,停止搅拌,此时纯棉纱线硝化完毕,得到硝化后的纯棉纱线;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压力搅拌釜内硝化后的纯棉纱线捞出并置于滤筛中,用不高于5℃的水冲洗,直至通过滤筛后的滤水pH值范围为6~7;然后将硝化后的纯棉纱线转移至不锈钢桶中,向不锈钢桶中加水使硝化后的纯棉纱线完全浸没;在搅拌状态下,对不锈钢桶加热至水沸腾,保持搅拌和沸腾状态1~3小时后,停止加热;
步骤五、将不锈钢桶内漂浮的硝化纯棉纱线捞出,将下沉于桶底的硝化纯棉纱线取出,用10~20℃的水洗涤至pH至为7后,再次转移至不锈钢桶内,并加入水使硝化纯棉纱线浸没;向不锈钢桶中加入小苏打并搅拌溶解,调节桶内水的pH值为10~11后,再次对不锈钢桶加热至水沸腾,保持搅拌和沸腾状态1~3小时后,停止加热;将硝化纯棉纱线取出,用10~20℃的水洗涤至pH至为7后,过滤取出并转移至布袋内,将布袋置于离心甩干机内甩1~5分钟后,转移至真空干燥箱内于30~60℃干燥3~10小时,取出,得干燥的硝化纯棉纱线;
步骤六、称取质量分数为1%~10%的硝化竹纤维素溶液,加入三聚氰胺粉末并搅拌均匀,然后在搅拌状态下,依次加入烷基二羧甲基铵乙内酯、聚乙烯醇、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树脂,搅拌均匀,得到白色混合溶液Q;
步骤七、按质量比1:(10~20)将步骤五所得干燥的硝化纯棉纱线浸泡于步骤六所得白色混合溶液Q中,浸泡1~2小时后,取出并转移至真空干燥箱中于40~60℃真空干燥3~8小时后,得到干燥的引信线;
步骤八、将步骤七所得干燥的引信线平铺于容器内,在不断翻动引信线的同时,将自交联丙烯酸树脂乳液喷至干燥的引信线表面,然后转移至阴凉通风处,1~5小时后收集,即得制备好的引信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由棉线直接硝化制备引信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所述纯棉纱线长度为1~5米,股数为2~5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由棉线直接硝化制备引信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所述纯棉纱线添加量不超过浓硫酸、发烟硝酸、水总质量的1%~1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由棉线直接硝化制备引信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六中所述三聚氰胺、烷基二羧甲基铵乙内酯、聚乙烯醇、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树脂依次为硝化竹纤维素溶液质量的3%~5%、0.1%~0.3%、0.1%~0.5%、0.2%~0.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由棉线直接硝化制备引信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八所述自交联丙烯酸树脂乳液用量为干燥引信线用量的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江西吉润花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理工大学;江西吉润花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427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