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活性三维纳米纤维支架及其用途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903639.6 | 申请日: | 2020-09-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16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武;周小军;何创龙;李涛;杨泽政;马红石;马振江;万克明;戴尅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东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L27/46 | 分类号: | A61L27/46;A61L27/20;A61L27/22;A61L27/34;A61L27/5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许亦琳;余明伟 |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活性 三维 纳米 纤维 支架 及其 用途 | ||
1.一种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支架包括生物活性三维纳米纤维支架和包裹在所述生物活性三维纳米纤维支架表面的生长因子层;
所述生长因子层含有生长因子,所述生长因子为骨形态发生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和促血管生成素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物;
所述生物活性三维纳米纤维支架的材料为生物活性三维纳米纤维,所述生物活性三维纳米纤维包括含有掺杂羟基磷灰石的纳米纤维基质和包裹在所述纳米纤维基质表面的壳聚糖层和明胶层;
所述纳米纤维基质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聚左旋乳酸3~4份;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3~4;
聚己内酯3~4;
掺杂羟基磷灰石0.1~3;
所述掺杂羟基磷灰石中掺杂元素为Sr、Cu、Zn、Mn、Mg中一种;
所述掺杂元素在所述掺杂羟基磷灰石中的占比是1%-50%;
所述生物活性三维纳米纤维支架由以下方法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1)将含有聚左旋乳酸、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己内酯和掺杂羟基磷灰石的混合溶液置于冷冻环境进行相分离,再进行溶剂置换,冷冻干燥,获得含有掺杂羟基磷灰石的纳米纤维支架;
2)清洗步骤1)中的所述纳米纤维支架,再交替涂覆壳聚糖层和明胶层1~10次,洗涤后获得生物活性三维纳米纤维支架;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项或多项:
所述混合溶液的溶剂是四氢呋喃、六氟异丙醇和N-N二甲基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物;
所述聚左旋乳酸、所述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所述聚己内酯在所述混合溶液的浓度之和为50-200mg/mL;
采用丙酮和水混合溶液清洗所述纳米纤维支架。
2.一种生物活性三维纳米纤维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活性三维纳米纤维支架的材料为生物活性三维纳米纤维,所述生物活性三维纳米纤维包括含有掺杂羟基磷灰石的纳米纤维基质和包裹在所述纳米纤维基质表面的壳聚糖层和明胶层;
所述纳米纤维基质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聚左旋乳酸3~4份;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3~4;
聚己内酯3~4;
掺杂羟基磷灰石0.1~3;
所述掺杂羟基磷灰石中掺杂元素为Sr、Cu、Zn、Mn、Mg中一种;
所述掺杂元素在所述掺杂羟基磷灰石中的占比是1%-50%;
所述生物活性三维纳米纤维支架由以下方法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1)将含有聚左旋乳酸、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己内酯和掺杂羟基磷灰石的混合溶液置于冷冻环境进行相分离,再进行溶剂置换,冷冻干燥,获得含有掺杂羟基磷灰石的纳米纤维支架;
2)清洗步骤1)中的所述纳米纤维支架,再交替涂覆壳聚糖层和明胶层1~10次,洗涤后获得生物活性三维纳米纤维支架;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项或多项:
所述混合溶液的溶剂是四氢呋喃、六氟异丙醇和N-N二甲基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物;
所述聚左旋乳酸、所述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所述聚己内酯在所述混合溶液的浓度之和为50-200mg/mL;
采用丙酮和水混合溶液清洗所述纳米纤维支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活性三维纳米纤维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含有聚左旋乳酸、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己内酯和掺杂羟基磷灰石的混合溶液置于冷冻环境进行相分离,再进行溶剂置换,冷冻干燥,获得含有掺杂羟基磷灰石的纳米纤维支架;
2)清洗步骤1)中的所述纳米纤维支架,再交替涂覆壳聚糖层和明胶层1~10次,洗涤后获得生物活性三维纳米纤维支架;
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项或多项:
所述混合溶液的溶剂是四氢呋喃、六氟异丙醇和N-N二甲基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物;
所述聚左旋乳酸、所述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所述聚己内酯在所述混合溶液的浓度之和为50-200mg/mL;
采用丙酮和水混合溶液清洗所述纳米纤维支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活性三维纳米纤维支架用于制备骨支架的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东华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363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