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承装配工作台及操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03637.7 | 申请日: | 202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5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钱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钱海燕 |
主分类号: | F16C43/06 | 分类号: | F16C43/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凌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316 | 代理人: | 王琼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装配 工作台 操作方法 | ||
1.一种轴承装配工作台,包括支撑台(1)、轴承内圈(2)和轴承外圈(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1)上表面固定有用于支撑轴承内圈(2)的第一固定机构(3),所述支撑台(1)上表面位于第一固定机构(3)外侧固定有用于支撑和驱动轴承外圈(4)的第二固定机构(5),所述支撑台(1)上表面一端固定有用于钢珠定量下料的下料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装配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机构(3)包括固定壳(31)、转槽(32)、连杆(33)、第一气缸(34)、驱动盘(35)、T形槽(36)、T形块(37)和顶杆(38),所述支撑台(1)上表面镶嵌固定有固定壳(31),且轴承内圈(2)位于固定壳(31)上表面,所述固定壳(31)上表面等距开设有转槽(32),所述转槽(32)内壁通过轴销转动连接有连杆(33),且连杆(33)呈弯折状设置,所述固定壳(31)底部镶嵌固定有第一气缸(34),所述第一气缸(34)的输出端固定有驱动盘(35),所述驱动盘(35)上表面等距开设有T形槽(36),所述连杆(33)底部通过铰链铰接有T形块(37),且T形块(37)与T形槽(36)滑动连接,所述连杆(33)顶部固定有顶杆(3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承装配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机构(5)包括转环(51)、固定环(52)、第二气缸(53)、顶块(54)、第一伺服电机(55)、主动齿轮(56)和齿轮环(57),所述支撑台(1)上表面位于固定壳(31)外侧通过回转支承转动连接有转环(51),且轴承外圈(4)位于转环(51)上表面,所述转环(51)上表面固定有固定环(52),所述固定环(52)内壁等距镶嵌固定有第二气缸(53),所述敌人气缸的输出端固定有顶块(54),所述支撑台(1)内部靠近转环(51)的一端固定有第一伺服电机(55),所述第一伺服电机(55)的输出端穿过支撑台(1)固定有主动齿轮(56),所述固定环(52)外侧固定有齿轮环(57),且主动齿轮(56)与齿轮环(57)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轴承装配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机构(6)包括支架(61)、储料斗(62)、下料通道(63)、转轴(64)、转柱(65)、分料槽(66)、第二伺服电机(67)和下料盘(68),所述支撑台(1)上表面一端固定有支架(61),所述支架(61)顶部固定有储料斗(62),所述储料斗(62)底部固定有下料通道(63),且下料通道(63)与储料斗(62)连通,所述下料通道(63)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64),所述转轴(64)中部固定有转柱(65),所述转柱(65)外侧对称开设有分料槽(66),所述下料通道(63)外侧固定有第二伺服电机(67),且第二伺服电机(67)的输出端与转轴(64)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台(1)上表面靠近下料通道(63)的一端固定有下料盘(68),且下料盘(68)呈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轴承装配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通道(63)内壁对称固定有与转柱(65)相配合的封堵条(7)。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轴承装配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1)上表面固定有控制面板(8),且第一气缸(34)、第二气缸(53)、第一伺服电机(55)和第二伺服电机(67)均与控制面板(8)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轴承装配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55)和第二伺服电机(67)均为一种减速电机。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一种轴承装配工作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方法包括:
s1、人们首先将钢珠倒入储料斗(62)内进行储存,而钢珠则在重力的作用下一部分落在分料槽(66)内,然后通过第二伺服电机(67)转动带动带动转轴(64)转动,使得转轴(64)带动转柱(65)转动,使得转柱(65)转动180度,将装有钢珠的分料槽(66)慢慢转动至下方,使得钢珠从分料槽(66)内落在下料盘(68)上并向一端滚动,而另一个分料槽(66)则转动至靠近储料斗(62)的一端,使得钢珠继续落在分料槽(66)内,等待下一次下料,分料槽(66)内可存放一个轴承所需要的钢珠的数量;
s2、然后人们将轴承内圈(2)放置于固定壳(31)上,然后通过控制面板(8)控制第一气缸(34)推动驱动盘(35)上升,使得驱动盘(35)通过T形块(37)推动连杆(33)在转槽(32)内转动,进而使得连杆(33)上的顶杆(38)向外翻转,使得顶杆(38)夹紧轴承内圈(2)内壁,对轴承内圈(2)进行固定;
s3、然后人们再将轴承外圈(4)放置于转环(51)上表面,且轴承外圈(4)位于固定环(52)内壁,然后通过第二气缸(53)带动顶块(54)将轴承外圈(4)夹紧,此时人们可将下料盘(68)上的钢珠拿取后涂上润滑油与隔离块一起通过进球槽塞进钢珠沟槽内;
s4、然后通过第一伺服电机(55)转动带动主动齿轮(56)转动,使得主动齿轮(56)带动齿轮环(57)转动,进而带动固定环(52)转动,使得固定环(52)带动被夹持的轴承外圈(4)转动一定角度,使得人们可以将另一个钢珠和隔离块通过进球槽塞进钢珠沟槽内,避免人们手工转动轴承外圈(4)导致转动误差大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钱海燕,未经钱海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363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外式室外防霜雾监控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消防预案分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