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溶胶温度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03310.X | 申请日: | 202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3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刘鸿;刘广超;张玮;陆怡峰;陈勇;郑赛晶;陈明;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帕夫曼自动化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3/02 | 分类号: | G01K13/02;G01K7/02;G01K1/14;G01K1/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代玲 |
地址: | 20008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溶胶 温度 检测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气溶胶温度检测装置,涉及电子烟及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相关技术领域,该气溶胶温度检测装置包括定位装置、测温元件和控制装置,定位装置配置有中空通道,中空通道包括进口端和出口端,进口端用于与产生气溶胶的待测元件连接,出口端用于与抽吸装置连接;测温元件用于检测中空通道内的温度;控制装置与测温元件连接;在抽吸装置将待测元件产生的气溶胶抽吸至中空通道中后,测温元件实时检测气溶胶的温度,并将检测的温度数据传输给控制装置。本申请中当待测元件产生气溶胶,且气溶胶经抽吸装置的抽吸作用在中空通道流动时,测温元件能够实时检测气溶胶的温度,实现了对处于封闭通道内气溶胶的快速检测。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烟及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溶胶温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子烟及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发展迅速,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电子烟是一种向呼吸系统传输烟碱的消费品,能迅速向消费者传送足够的烟碱以使消费者模拟吸烟的感官感受。电子烟的工作原理为:主要成分为甘油、丙二醇的电子烟烟液经加热雾化产生气溶胶,该气溶胶最终被消费者所使用。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的原理与电子烟类似。
电子烟及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所产生的气溶胶直接进入消费者口腔,气溶胶的温度是电子烟及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的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若气溶胶温度过高,不仅影响消费者的吸食感受,甚至还可能给消费者带来健康风险。由于气溶胶仅在抽吸过程中产生,其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为2~5秒),并且气溶胶处于封闭的通道内,现有检测装置难以直接对气溶胶快速检测,进而无法保证电子烟及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的品质。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溶胶温度检测装置,其能够改善现有检测装置难以直接对电子烟及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所产生的气溶胶快速检测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气溶胶温度检测装置,其包括:
定位装置,配置有中空通道,中空通道包括进口端和出口端,进口端用于与产生气溶胶的待测元件连接,出口端用于与抽吸装置连接;
测温元件,用于检测中空通道内的温度;
控制装置,与测温元件连接;
在抽吸装置将待测元件产生的气溶胶抽吸至中空通道中后,测温元件实时检测气溶胶的温度,并将检测的温度数据传输给控制装置。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定位装置配置有中空通道,且测温元件可检测该中空通道的温度;当待测元件产生气溶胶,且气溶胶经抽吸装置的抽吸作用在中空通道流动时,测温元件能够实时检测气溶胶的温度,实现了对处于封闭通道内气溶胶的快速检测。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定位装置的进口端配置有密封单元,待测元件穿设密封单元且待测元件的气溶胶传输通道与中空通道连通。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待测元件与中空通道连接处设有密封单元,该密封单元保证待测元件产生的气溶胶经抽吸装置的抽吸作用在中空通道内流动,不会泄露至外部环境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密封单元嵌设入中空通道的进口端。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密封单元嵌设入中空通道的进口端,以减小待测元件所产生的气溶胶在中空通道的传输距离。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密封单元中,用于穿设待测元件的通道尺寸可根据待测元件的外围尺寸调节。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密封单元用于穿设待测元件的通道的尺寸可根据待测元件的外围尺寸调节,以使密封单元与待测元件相适配,保证待测元件与定位装置连接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密封单元包括第一密封件和压帽,压帽将第一密封件固定在定位装置上;第一密封件配置有可使待测元件穿过的第一通孔;压帽配置有可使待测元件穿过的第二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帕夫曼自动化仪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帕夫曼自动化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33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