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叶树病虫害防治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02673.1 | 申请日: | 2020-09-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5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 发明(设计)人: | 胡基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益客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13/00;A01C1/08;A01G24/20;A01G24/30;A01G24/10;A01C21/00;A01M1/14;A01M1/04;A01M1/02;A01N65/44;A01P7/04 |
| 代理公司: |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 42110 | 代理人: | 高良军 |
| 地址: | 442300 湖北省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病虫害 防治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茶叶树病虫害防治方法,包括种子消毒,种前进行种子消毒,选用20%正常产气2‑6个月的沼液浸种30‑50min,洗净后催芽播种;用42%苯来特可湿性粉与8%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拌种,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15%‑0.25%,对欲要使用的茶叶树苗木或种条进行现场或产地检疫,发现带有病原、害虫的种植苗木或种条,在到达种植区以前进行处理。本发明能够在茶叶树初期的播种、苗木的栽种环节做好初期的病虫害防护,保证茶叶树苗木前期的正常生长,提高植物自身生长过程中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同时在茶叶树生长中后期,利用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对茶叶树苗木进行病虫害检查、以及消杀,有效减少植物体发生病虫害的几率,病虫害效果更好,效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树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叶树病虫害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茶树种植的自然条件包括地貌、气候、土壤类型等,地形以丘陵为主,排水条件要好,降水充沛,年温差小、日夜温差大,无霜期长,光照条件好,这样的气候条件适宜各种类型的茶树生长,尤其适合大叶种茶树生长,冬末至夏初日照比较多,夏秋雨多雾大(云南茶区),日照较少利于茶树越冬和养分积累,利于夏秋茶的品质,砖红壤、砖红壤性红壤、山地红壤或山地黄壤、棕色森林土,这些土壤发育程度较深,结构良好,适合茶树生长。
茶树种植的自然条件包括地貌、气候、土壤类型等,地形以丘陵为主,排水条件要好,降水充沛,年温差小、日夜温差大,无霜期长,光照条件好,这样的气候条件适宜各种类型的茶树生长,尤其适合大叶种茶树生长,冬末至夏初日照比较多,夏秋雨多雾大(云南茶区),日照较少利于茶树越冬和养分积累,利于夏秋茶的品质,砖红壤、砖红壤性红壤、山地红壤或山地黄壤、棕色森林土,这些土壤发育程度较深,结构良好,适合茶树生长,在茶叶树的种植过程中,会面对很多问题,如何更好的做好茶叶树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成为重中之重,目前的茶叶树病虫害防治措施,往往在茶叶树发病后期才能做出及时反应,无法在源头和茶叶树苗木种植初期进行防治,防治效率和质量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茶叶树病虫害防治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茶叶树病虫害防治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目前的茶叶树病虫害防治措施,往往在茶叶树发病后期才能做出及时反应,无法在源头和茶叶树苗木种植初期进行防治,防治效率和质量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茶叶树病虫害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植物栽种前检疫:
S1、对欲要使用的茶叶树苗木或种条进行现场或产地检疫,发现带有病原、害虫的种植苗木或种条,在到达种植区以前进行处理;
S2、种子消毒,种前进行种子消毒,选用20%正常产气2-6个月的沼液浸种30-50min,洗净后催芽播种;用42%苯来特可湿性粉与8%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拌种,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15%-0.25%;
B、栽种土壤处理:
S1、土壤消毒,严格土壤消毒,暴晒土壤消毒灭菌,然后用1kg木霉培养菌、0.3kg35%甲霜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0kg土混合做营养土,采用营养钵育苗;
S2、每年不断地在苹果树行间种植绿肥作物,在沟内种植桂花树、结香、向日葵;所述桂花树、所述结香、所述向日葵与茶树的数量比例为1:6;所述桂花树、所述结香、所述向日葵的株距为3.5-9m,控制所述桂花树的高度不超过4.5m,控制所述结香和所述向日葵的高度不超过2.5m,以培肥地力;
C、茶叶树苗木栽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益客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省益客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26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