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02579.6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4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征;赵玉琢;王小合;王宗尧;裴分杰;张健翔;孟祥成;杜洪岩;张少忠;张兴旺;王永生;梁靳军;郭子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E02D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刘林涛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的测量装置,包括:工作台;灌注装置,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包括灌注管,所述灌注管适于穿过所述工作台伸置于灌注桩内,沿周向设置有导向器,所述导向器沿所述灌注管延伸方向上设置有通孔;测量部,穿过所述通孔,底端设置有悬浮端,所述悬浮端适于与所述灌注桩内混凝土的顶面抵接,所述测量部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工作台外侧,适于在所述悬浮端的驱动下运动。混凝土在灌注桩内堆积过程中,顶面升高,进而将测量部的悬浮端向上顶起,测量部另一端随之发生同步运动,工作人员可以随时测量或读取测量部延伸出工作台的测量部长度,进而得知出灌注桩内混凝土的灌注高度,有效控制灌注管中混凝土的输出量,实现混凝土灌注高度的精确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海上工程中,高桩承台基础为常用基础类型,在基础施工时需要在钢管桩内进行混凝土灌注,以使混凝土嵌入海峡岩层,增加基础承载力,现有技术中,通常需要先在岩层采用钻机形成灌注桩,然后在灌注桩内浇灌混凝土。由于灌注操作是在海底进行的,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无法实时监控灌注桩内混凝土灌注高度,仅能通过灌注量以及灌注桩的尺寸进行核算,这样就无法及时掌控混凝土灌注速度和即将完成灌注时的高度,而如果灌注桩长度过大时,积累误差偏大,容易发生最终灌注高度不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降低了基础承载能力,而当通过超灌来满足设计要求时,会浪费部分物料。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混凝土灌注高度不能精确控制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测量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量装置,包括:工作台;
灌注装置,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包括灌注管,所述灌注管适于穿过所述工作台伸置于灌注桩内,沿周向设置有导向器,所述导向器沿所述灌注管延伸方向上设置有通孔;
测量部,穿过所述通孔,底端设置有悬浮端,所述悬浮端适于与所述灌注桩内混凝土的顶面抵接,所述测量部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工作台外侧,适于在所述悬浮端的驱动下运动。
测量部包括:测杆,穿过所述通孔,一端设置有所述悬浮端;
测绳,张紧设置,与所述测杆另一端连接,并与所述测杆同向设置,沿背向所述悬浮端的方向延伸至所述工作台外侧。
测杆在所述导向器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设置在所述测杆背向所述悬浮端的一侧端部,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悬浮端相邻设置。
工作台上还设置有收量装置,所述收量装置包括:
固定部,与所述灌注装置固定连接;
收纳轮,与所述固定部连接,并在所述测杆的延伸方向上设置,适于收取所述测绳。
若干所述通孔以所述灌注管为轴心,在所述导向器上均匀设置,若干所述测量部和若干所述收量装置分别与所述通孔对应设置。
测杆的平均密度在所述测杆所处环境密度和混凝土密度间设置。
悬浮端为球体。
灌注管沿竖直方向伸置于灌注桩中。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测量装置,包括:工作台;灌注装置,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包括灌注管,所述灌注管适于穿过所述工作台伸置于灌注桩内,沿周向设置有导向器,所述导向器沿所述灌注管延伸方向上设置有通孔;测量部,穿过所述通孔,底端设置有悬浮端,所述悬浮端适于与所述灌注桩内混凝土的顶面抵接,所述测量部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工作台外侧,适于在所述悬浮端的驱动下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25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