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语音数据识别的移动脚手架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02417.2 | 申请日: | 202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2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奋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予晟贸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5 | 分类号: | E04G1/15;E04G1/24;H01F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语音 数据 识别 移动 脚手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语音数据识别的移动脚手架,包括支撑壳体,所述支撑壳体内设有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内设有行进控制组件,所述行进控制组件包括固设于所述工作腔左侧内壁的转轴支架、和所述转轴支架转动连接且上下延伸的第一传动轴、设于所述转轴支架上侧且和所述第一传动轴固定连接的第一锥齿轮,本发明能通过改变固定块的位置,控制第一锥齿轮和第三锥齿轮或第二锥齿轮啮合连接,从而实现第一传动轴的转向改变,实现车辆行进的方向选择,减少了一个人维护高处设备时移动位置时的不便,且装置能根据移动的速度来及时选择减速方式来进行制动,且在制动时能防止车辆未停稳而再次启动,提高了安全性,保障了工人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修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语音数据识别的移动脚手架。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可移动脚手架,需要人工推动来移动位置。在一个人进行高处设备的维护时,当需要进行脚手架的移动时,则需要爬下来再进行移动,极不方便。而且一般的脚手架在移动时不具备安全保险功能,无法更好地保障工人的安全,本发明阐明的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语音数据识别的移动脚手架,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基于语音数据识别的移动脚手架,包括支撑壳体,所述支撑壳体内设有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内设有行进控制组件,所述行进控制组件包括固设于所述工作腔左侧内壁的转轴支架、和所述转轴支架转动连接且上下延伸的第一传动轴、设于所述转轴支架上侧且和所述第一传动轴固定连接的第一锥齿轮、设于所述工作腔后侧内壁且能左右滑动的滑动支架、固设于所述滑动支架上端的固定块、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块左端的第二传动轴、固设于所述第二传动轴上且能和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二锥齿轮、固设于所述第二传动轴上且位于所述第二锥齿轮左侧的第三锥齿轮,且所述第三锥齿轮能和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工作腔内还设有保险组件,所述保险组件包括固设于所述工作腔右侧内壁的水平支架、和所述水平支架转动连接且向下延伸的第三传动轴、固设于所述第三传动轴上的转盘、均匀地设于所述转盘内的四个离心腔、和所述离心腔内壁滑动连接且延伸至所述工作腔内的离心抵接杆、连接于所述离心抵接杆和所述离心腔靠近所述第三传动轴一端之间的第一弹簧。
可优选地,所述工作腔左侧内壁固设有电机,所述电机右端动力连接有和所述第二传动轴左端花键连接的第四传动轴。
可优选地,所述支撑壳体上端固设有站立框,所述站立框内设有站立腔,所述站立框右端固设有向下延伸至所述支撑壳体右端的梯子框架,所述梯子框架内固设有六个踏板。
其中,所述行进控制组件还包括左右对称地固设于所述工作腔上侧内壁的两个抵接板,固设于所述工作腔后侧内壁的电磁铁,所述工作腔后侧内壁设有能左右滑动且位于所述电磁铁左侧的带磁支架,且所述带磁支架能和左侧所述抵接板右端或右侧所述抵接板左端抵接,所述带磁支架和所述电磁铁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固定块和所述带磁支架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位于所述转轴支架下侧的所述第一传动轴上固设有第四锥齿轮,所述工作腔前侧内壁左右对称地转动连接有向右延伸至所述工作腔后侧内壁的两个第五传动轴,每个所述第五传动轴下侧的所述工作腔下侧内壁上前后对称地设有两个和外界相通的车轮通孔,每个所述第五传动轴上固设有两个通过对应所述车轮通孔和地面接触的车轮,左侧所述第五传动轴上固设有和所述第四锥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五锥齿轮,每个所述第五传动轴上固设有主带轮,左右侧所述主带轮之间连接有皮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予晟贸易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予晟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24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扬声器清灰功能的手机移动电源
- 下一篇:一种起重机的随车支撑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